《推廣澳門美食故事填補小城歷史回憶空白
承傳飲食歷史文化擔起美食之都美譽責任》
閱讀量: 3,165
出版: 2019-08-12 13:02
更新: 2019-08-13 23:43

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每年的旅客數量是本地人口的五十倍之多,除了被博彩或世遺吸引來澳外,亦有不少是為尋找澳門的美食慕名而來,特別是澳門成為美食之都後,澳門美食之名更是享譽國際。由於旅客的市場夠大,令澳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式食市的招牌,彈丸之地的澳門就有兩千多個飲食場所,可以食到很多熱門的菜系,天南地北的菜系共冶一爐。然而在澳門,美食不單是用來享受與果腹,澳門的美食更是體現文化包容的載體,市民與食客在大快朵頤之時,可以從中知道,澳門各種特色美食也有各有承載的澳門故事,即使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也對澳葡殖民時代的歷史不太認知,但這些豐富的故事一直藏在很多土生葡菜中。福隆新街是很多旅客與市民必到的美食街,但那裡過去一段繁盛的往事,便不是人人知道。三盞燈一帶有很多東南亞美食,它的形成又是另一段精彩的移民歷史。澳門之所有特別,並不是因為擁有賭場,而是精彩的中西交匯歷史文化故事,然而,並不是很多市民與旅客知道這些故事的內容,長遠下去會做成回憶空白,影響澳門的文化承傳,適逢澳門成為聯合國美食之都,可以大力推廣澳門美食故事,填補小城歷史回憶空白。

空白的葡國殖澳歷史 由土生葡餐來填補

澳門早在明朝已被葡國殖民,在這四百多年的歲月中,華人與葡人之間有很多的文化與生活習慣碰撞和交融,這種多元的文化在飲食方面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就今天的澳門土生葡菜。人在遙遠的異鄉,葡國人來到澳門後自然渴望食到家鄉菜,但澳門與歐洲的葡國不論在環境和飲食文化也很大不同,不少重要的食材都是澳門沒有的,於是葡人研究出以現有食材作為替代品,嘗試結合葡國及粵菜的烹飪技術,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土生葡國菜。

這就是兩國的飲食文化互相糅合所成的土生葡國菜。土生葡國菜並不全等於葡菜,因為土生葡國菜已經深深印有澳門過去的歷史,一碟葡國所沒有的葡國雞,可以有很多故事跟大眾分享。回歸後,澳門對澳葡殖民期間的歷史不多,這或者是政治的考量,但不利於文化傳承,不過市民與旅客在品嘗土生葡國菜時,同樣應該可以從中了解更多過去葡國與華人之間在社會、文化、人際關係等的事情。

澳門過去與東南亞有著深遠的交往

福隆新街在澳門的旅遊業當中非常有名,那裡是一處結合歷史、旅遊與飲食的景點。昔日藍磚青瓦處處的煙花之地,一度成為澳門最商業繁盛的地區,成為澳門最早的紙醉金迷之地。那裡早已退下歷史大舞台,但如今仍保留傳統的紅窗門建築特色,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不再是尋花問絮的香豔,而是色香味俱全的尋食之旅。那一段繁盛的往事,也很值得市民與旅客回憶過去的歷史。

澳門即使面積不大,但由於歷史和地理的緣故,與東南亞各國都有著深遠的交往,尤其在以往的東南亞戰亂中,有不少東南亞人到澳門避難,他們主要以三盞燈為軸心向外延散至附近幾條街道聚居,小小的圓形地聚集了多元的社群,很多在三盞燈一帶居住的東南亞人,來到澳門後為了營生而開了這些美食小店,隨著飲食習慣受多個因素的影響,一些東南亞的小食亦融入澳門本地風味,也越來越多的本地華人所喜愛,也因此飲食的往來頻密,令到東南亞人與本地華人有了很多的生活往來,這些碰撞和交融同樣衍生很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同樣是澳門珍貴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大力推廣美食故事 承傳澳門歷史文化

澳門的美食故事很多與外來文化有關,不同國家與地區的飲食文化在這個彈丸之地碰撞和交融,因此澳門美食不單是用來享受與果腹,更是體現文化包容的載體,澳門的文化不單在世遺建築群中,還有在各類美食之中,市民與食客在大快朵頤之時,可以從中知道澳門各種特色美食各自承載著的故事。澳葡殖民時代的歷史一直藏在很多土生葡菜中;福隆新街的藍磚青瓦食店,記錄了一段紫醉金迷的往事;三盞燈一帶的東南亞美食,是另一段精彩的移民歷史。

澳門於2017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網絡美食範圍的新成員,成為中國第三個獲評為美食之都的城市,2018年隨即啟動2018澳門美食年,訂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計劃,透過本地與國際的多層次合作,提升澳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綜合實力。此外,政府亦應該大力推廣澳門美食的故事,讓澳門的歷史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這樣才配得起與聯合國美食之都的美譽。

作者:鄭偉業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