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博覽會
落下帷幕
閱讀量: 792
出版: 2020-07-07 14:22
更新: 2020-07-08 00:09

6月30日,由澳門文化遺產保護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博覽會暨現當代工藝美術名家作品雲藝術博覽會」、澳門古典傢具工藝學會舉辦的「古典傢具與國藝大師作品雲上展覽」落下帷幕。這是本澳門首次舉辦高水平的雲藝術展。

作為慶祝中國第十五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兩大藝術展覽原定在澳門舉辦實體展示活動,但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主辦方遂攜手世界最大的華人藝術網站 ——— 雅昌藝術網舉辦雲藝術展。

雲展期間,主辦方還組織了參展作品的評獎活動。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博覽會專家評審委員會聯席主席、瀋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理介紹,針對參展的瓷器、玉器、硯台、紫砂壺及傢具等六大類展品分設了不同的獎項,還特別設立了「金蓮花獎」、「梓匠名器」兩項大獎。主辦方邀請了20多位中國內地、澳門及台灣的專家學者、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擔任評委,對參展作品進行了評選工作。

據澳門文化遺產保護學會理事長趙強介紹,獎項名稱均源於歷史人物,「子岡獎」和「供春獎」分別取自明代琢玉大師陸子岡、紫砂壺鼻祖供春之名;「陶人獎」則是源自乾隆朝景德鎮督陶官唐英的名號;蘇軾是北宋制硯大家,硯台獎項就以他命名為「東坡獎」。木匠宗師魯班,字依智,傢具獎項即以「依智」而得名,「天啟獎」系出自「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天啟」年號。這些獎項既體現了展覽活動的文化內涵,也增強了獲獎作品的榮耀感。

在獲頒「金蓮花獎」的作品中,以江西景德鎮雕塑瓷廠設計製作的人物組雕《水滸108將》最受人關注。參展的兩組瓷雕均誕生於1981年,是由曾山東等近百位陶瓷工藝美術名師集體創作的,一套是窯彩,另一套是粉彩,人物造型相同,而工藝各異,被稱譽為「中國陶瓷史上的創舉」。此次榮獲「金蓮花獎」的還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的巨型玉雕《漢柏圖》山子、曾入選國禮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陳壇根所制「美人醉梅瓶」等參展作品。在另一項重要評獎活動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福華製作的「古典紅木系列傢具」,以及福建莆田吻香堂送展的「沈香雕鶴鹿同春擺件」等優質作品榮獲了「梓匠名器」大獎。

今年的文化遺產日慶祝活動組委會聯席主席施家倫議員在談到展覽的意義時說,「非遺」是物又不是物,其精神屬性超越了物質屬性。這些作品大多是出自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之手,他們創作時踏實不苟、凝神專一,不求速成而務求完美的精神氣質,即是「匠心」,也就是「工匠精神」。這正是我們要大力弘揚的。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