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最新時事

編輯推介

本屆澳府工作回顧 有成績有不足

第五屆澳府2019年12月20日就職,任期已逾4年。2024年12月20日,第六屆澳府將就職。本屆澳府正式運作後不久,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澳府的「唯一」工作就是應對新冠。全球在2023年起不再受新冠「困擾」,本屆澳府終於可以大展拳腳,全力開展所有對澳門有利的工作。本屆澳府在房屋範疇上,交出「澳門新街坊」、長者公寓、A區經屋等成績,社會滿意。但本屆澳府不足之處,包括未有完善「現金分享」計劃、未有修改資助乘坐巴士規定等,令社會不解。 房屋範疇交出成績 但部份措施未善用公帑 「衣、食、住、行」,在中國人(華人)心中,住是第一位,沒有異議。本屆澳府知道澳門居民希望安居樂業(特別是安居),因此,房屋政策/工作是本屆澳府其中一個重點工作。本屆澳府推出新型房屋供不同人士的需求。首先,本屆澳府希望鼓勵更多澳門居民往橫琴居住,工作等,令琴澳一體化的工作逐步落實,因此推出「澳門新街坊」。今年,將有澳門居民入住「澳門新街坊」。「澳門新街坊」的其他配套,如學校、衛生中心、超市等,在居民入住時,相信應該會同時啟用。甲是澳門居民,甲在橫琴工作,甲是單身,甲可以考慮「澳門新街坊」作為居住選擇。乙需要照顧父母及有家庭,且工作地點在澳門半島,乙的居住選擇不會是「澳門新街坊」。站在消費者角度,多一個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是否選擇「澳門新街坊」則看本身情況。 長者公寓是本屆澳府特為澳門長者而設,希望可改善居住在沒有電梯樓宇的長者生活環境。沒有電梯的樓宇,長者出入不便,久而久之,長者有機會變得不願出門[70多歲的長者,若住在四樓(沒有電梯),每次出門都須向下走四層;回來之後,又須向上走四層才可回家,那一個長者願意每天走八層?]本屆澳府知道問題存在,因此推出長者公寓。居住在沒有電梯樓宇的長者,長者公寓給予她們多一個選擇。是否租住長者公寓,長者須計算所有成本。將現時居住的單位租給別人,以租金收入支付(可能須補貼部份費用)入住長者公寓-優點固然是有新單位居住、長者公寓配套齊全(長者活動中心,酒樓等);但要搬離已經熟悉的社區,而朋友留在原社區,日後如何聯誼等因素,也須一同考慮。長者公寓和「澳門新街坊」的情況「一樣」,給消費者(澳門長者)多一個選擇,政府的決定是對的。 本屆澳府在今年初公布A區經屋售價,2019年申請的經屋售價約35,600元(澳門元,下同)/平方米-實用面積;2021年及2023年申請的經屋售價約2,430元/平方呎-建築面積。假設是2019年的申請;以一個T2單位為例,假設是45平方米(實用面積),售價約160萬(35,600元*45)。以現時的市價(雖然經屋不是私樓),160萬可購入一個45平方米的全新單位,本屆澳府絕對是以優惠價將經屋出售給符合資格的澳門居民。若作為長期(以25年為起點)居住單位(不能抱任何升值幻想),計算本身可承受的財政壓力,符合資格的澳門居民可認真考慮A區經屋。當然,作為第一批去A區(有望今年成事)生活的居民,須作好心理準備,周邊的生活配套不太完善,出入不太方便等情況會出現。若不作好心裡準備,屆時將後悔購入經屋。 當然,本屆澳府的工作也有不足之處。沒有完善「現金分享」計劃。A是澳門永久居民,已移民至B國十多年(A多年不回澳),但A仍可享有「現金分享」,正是不善用公帑的例子。沒有修改資助乘坐巴士規定。任何人持有某電子卡或以特定支持系統支付巴士費用,每程車費半價(沒有上限)。長者等特定澳門居民免費乘坐巴士,學生以1.5元支付巴士費用(每程)[兩者同樣沒有上限]。此為不善用公帑的第二個例子。筆者期望第六屆澳府可解決上述問題,樹立善用公帑的榜樣。 梁立身

2024年是多個大國的選舉年 今年不穩定因素較去年更多

世人普遍認為2023年是新冠疫情「結束」年,世界再次全面開放,世人可再次自由出行/經商,全球經濟可穩步向上。但現實是,疫情3年,全世界雖然再「開放」,但世人的消費水平及心理和疫情前絕對不同,全球經濟復甦力度不足。2023年10月,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地球上再出現多一個局部「戰爭」。今年,俄烏戰事未停,以色列全力攻擊(消滅)哈馬斯,2024年將不是一個順年。此外,今年多個大國將進行大選,包括俄羅斯大選(3月)、印度大選(4月至5月)、歐洲議會選舉(6月)、美國大選(11月)等。今年較去年有更多不穩定因素影響全球。 俄印歐(議會)美舉行大選 不穩因素只會多不會少 俄羅斯下(3)月首先打「頭炮」,俄選民屆時將選出新一任俄羅斯總統。現任總統普京繼續參加選舉,大部份民調都顯示普京大幅度領先其他對手。6年前,普京以逾77%得票率在第一輪選舉勝出,俄大選沒有任何競爭氣氛。現時國際社會關心的是,普京「一定」會在第一輪選舉中勝出(俄法律規定:任何一個候選人在第一輪選舉中取得逾50%得票率可勝出選舉),問題是他的得票率可否打破上一屆(77.53%)。本次選舉,亦是觀察俄民眾是否支持普京對烏克蘭發動戰爭?若得票率逾77.53%,代表大部份民眾信任普京及支持他對烏發動戰爭;若得票率低於70%,情況不妙。普京今年72歲,成功連任,任期6年,任期屆滿時,他將會78歲。身體狀況在未來6年將困擾普京。 印度已取代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大國,聯合國預測印人口將持續增長40年,至2064年,印總人口將達致頂峰。印度將於4月至5月舉行全國大選。印度現任總理莫迪率領的(Bharatiya Janata Party - BJP)在民調中領先,BJP領導的政治聯盟-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 NDA)有望勝出大選,莫迪很大機會在未來5年繼續出任印總理。莫迪較普京年長,莫今年74歲。若NDA勝出大選,莫的任期是5年,任期屆滿時,他將會79歲。身體狀況在未來5年同樣困擾莫。 歐洲議會將在6月6至9日舉行選舉。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爭取連任。下月,馮德萊恩將在歐洲人民黨(European People's Party - EPP)的代表大會上成為該黨的候選人,參加6月舉行的歐議會選舉,及競逐歐盟委員會主席一職。EPP立場中間偏右,是歐盟最大跨國中間偏右政黨(包括德國基民黨在內);現時也是歐議會內第一大黨。EPP在民調中領先其他政黨,但極右「聲音」近年在歐洲快速冒起,今年歐議會選舉,反移民、反「多元」、歐洲優先等議題將是歐選民關心的議題。極右政黨的得票率能否大幅增加成為議會內第三勢力,國際社會密切留意。 美國11月將舉行大選,如無重大事件發生,將是拜登對特朗普的局面。現時不少民調顯示特朗普可擊敗拜登,再次入主白宮,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有分折認為,民主黨亦已「知道」形勢的發展,有可能將選舉「重心」放回全力爭取眾議院選舉勝算,成為下一屆眾議院的多數黨。同時,維持在參議院的領先地位。即使最後特朗普勝出總統大選,民主黨亦可借參眾兩院制衡特朗普,令特朗普的政策不會太偏離美國核心價值。 上述只是部份會在今年舉行大選的國家。其他大國,印尼本月已舉行大選,墨西哥將在6月舉行大選等。參與選舉的各政黨或候選人都希望勝出大選,取得執政權。為了勝出選舉,對選民關心的議題(問題),各政黨或候選人都會提出她(他)的看法及解決方法。「解決」方法可能對某國境內有效,但亦有可能會影響全球合作關係。以上述四個選舉為例,除俄大選外,印度大選、歐議會選舉、美大選,不論誰當選,對中國的態度都不會改變[以不合作為大原則,以本國(聯盟)利益為先...]。全球大國間不合作解決問題,俄烏戰事,以哈衝突等國際事件如何解決?上述國際事件不解決,全球經濟復甦力度不會增加,全球經濟不會穩步向上。最後,生活在地球上的大部份民眾都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富人例外)! 梁立身

2023年巴士載客量接近2019年水平 澳府仍不願改革巴士收費政策

澳門交通局日前公布2023年公共巴士服務各項數據(初步資料)。2023年全年,澳門巴士載客量為2.14億人次,已十分接近2019年的2.29億人次(歷史最高)。以此走勢,2024年全年載客量很大機會打破2019年的歷史紀錄。每日近60萬人次的戴客量(澳門總人口不足70萬;2023年入境澳門旅客總人次逾2,800萬-日均約7萬7千人次),澳門巴士服務十分受市民及旅客歡迎。但現實是,澳門巴士收費十分便宜或免費(對部份合資格人士),導致部份乘客不理性使用,現時巴士服務的需求量並不是真正的巴士需求量。 巴士收費政策不改 巴士載客量只會不斷上升 人是自利的(包括筆者)。面對「免費午餐」或十分便宜的服務,正常人當然會傾向多多「享用」,人之常情。澳府為澳門公共巴士服務「埋單」,公共巴士服務的收費較正常市場低,有澳府的補助,乘客(市民及旅客)當然會優先使用巴士服務,不管是否真正需要巴士服務。 澳府對公共巴士服務補貼範圍十分廣。首先,年滿65歲的長者(澳門居民)、持有「殘疾評估登記證」的澳門居民等,根據現時的政策,可免費乘坐巴士。第二,持學生證(大學、中學、小學等)的人士(不管是否澳門居民),每程只須支付1.5元(澳門元,下同)。第三,持有某電子卡或以特定支持系統支付巴士費用,每程車費半價(正票價是8元或6元,優惠價是4元或3元)。此外,上述優惠不設使用上限次數,代表某長者一天可免費乘坐10次巴士、某學生一天可以1.5元(每程)乘坐8次巴士、某人(澳門居民、旅客、或任何人)持有某電子卡一天以半價乘坐15次巴士等。有多少非澳門居民正享受澳府的補貼?補貼不設使用上限次數,是善用公帑的做法?澳府不會(不肯)回答上述問題。 根據交通局網頁內的數據,澳府2023年提供的補貼(初步數據)近10億元。由於現時的合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若澳府不和兩巴商討改變合同的內容,代表今(2024)年至2026年,澳府每年的巴士費用補貼近10億。由於有澳府「埋單」,兩巴的「老闆」是澳府而非乘客。只要「老闆」(澳府)滿意,兩巴的經營者就沒有任何壓力。上述模式當然不對及對其他提供交通運輸服務的提供者造成不公平競爭的環境。 首先,以巴士快線為例,正價8元,有多少乘客支付的費用是半價、1.50元或免費乘坐巴士?一程下來,有多少人是支付正價?正價8元的定價,是根據什麼標準,數據而定?以巴士(MT1)為例,由澳門(起點)出發至澳門機場(終點),全程才8元(不論在那一個站上車),上述收費模式是否合理?巴士的收費當然要根據路程長遠而定價,才符合成本原則。以巴士(33號)為例,根據合理成本計算,往氹仔方向,在澳門上車支付的費用當然須比氹仔上車支付的費用高,才符合成本原則。但現在不是﹗ 現屆澳府經常表示要善用公帑,不能「胡亂花錢」。上述巴士收費政策不是現屆澳府制定,現屆澳府為什麼就是不願修改?筆者不明白。現屆政府的任期至2024年12月19日,新一屆澳府的任期由2024年12月20日開始,筆者期望新一屆澳府能夠修改現時的漏洞,善用公帑一分一毫。巴士合同在2026年12月31日到期,期望新一屆澳府在2025年開始準備招標工作,將巴士服務在2025年內再次向全社會公開招標。澳門是旅遊城市,每年以千萬計旅客,一定會有投資者入標競投巴士服務(巴士服務是一門盈利的生意)。將巴士服務回歸市場,回歸正常做法,澳府只是作為監管者監督巴士服務,而非為巴士服務「埋單」。若澳府希望鼓勵居民多使用公交,可提供補貼,但須設使用上限次數或使用上限金額,不能無上限資助居民乘坐巴士,是十分不善用公帑的做法﹗同時,巴士服務回歸市場,是將所有運輸服務提供者放在同「一平台」上競爭,而非澳府本身製造不公平環境予運輸服務提供者。社會多次反映上述問題,不知新一屆澳府會否回應社會的訴求? 梁立身

澳府公布A區經屋售價 給合資格澳居民派「新春禮物」

甲辰龍年將至,澳府向合資格澳居民派「新春禮物」。澳府日前公布A區經屋售價:2019年申請的經屋售價(依據「舊經屋法」),以實用面積計,每平方米約35,600元(澳門元,下同);2021年及2023年申請的經屋售價(依據「新經屋法」),以建築面積計,每呎約2,430元。以2019年申請經屋為例,假設申請T2單位,以45平方米(實用面積計),售價約160萬(35,600元 * 45)。2013年出售的經屋,以氹仔日暉為例,一個T2單位的售價由約87萬5千至約110萬不等。10年後的今日,差不多面積的經屋單位(T2),售價只是上升50萬左右,澳府當然是向合資格澳居民派「新春禮物」。 T2單位售價160萬 是否購買須計算各種成本 2019年申請的經屋,十六年內不得轉讓(自使用准照發出日起計)。禁售期屆滿後,若業主轉讓單位,須向澳府支付「差價」,補貼比率為60%至70%之間。2021年及2023年(截止申請日期為2024年3月27日)申請的經屋,也有十六年的禁售期。禁售期屆滿後,業主只能以原價出售給澳府。十六年後,若房地產市道「超級火熱」,2019年申請的經屋,有機會有利潤(補差價後)。但2021年及2023年申請的經屋,則沒有「任何」盈利機會(此正是澳府的本意)。 2019年申請的經屋,如無意外,今年可入伙。既然售價已公布,「準買家」現在是時候計算清楚購買經屋的「所有」成本,並決定最終是否「入市」?理論上,2019年的申請者,根據「舊經屋法」,業主仍有機會有利潤(禁售期屆滿後轉讓單位,須補「差價」)。因此,在計算成本時,「準買家」可以十六年的使用期為基礎,以一個T2單位(45平方米-實用面積計),售價約160萬。十六年的使用期,每月的使用費約(160萬 / 16年 / 12個月)8,400元。十六年後,若房地產市道「超級火熱」,業主補差價後,轉讓單位後有機會錄得利潤[假設十六年後,45平方米單位的私人市場價-財政局估算的價值是500萬,若補貼比率為60%,代表業主出售單位獲得500萬後,須向澳府支付60%(500萬 * 0.6 = 300萬),業主實收200萬(500萬 – 300萬)。單位的購入價為160萬,十六年後取回200萬,代表利潤為40萬(200萬 – 160萬)]。等待十六年,可能的利潤只有40萬,回報是25%(40萬 / 160萬),值得嗎?另一重大因素是,十六年後,房地產市道是否一定「超級火熱」? 2021年及2023年的申請者,對她們來說就相對簡單。由於單位沒有「任何」升值空間-除非出現極差情況,如十六年後,澳門房地產市道「超級寒冬」,45平方米的私樓售價只是100萬。上述業主依法以原價[以一個T2單位(45平方米-實用面積計,建築面積約500呎),售價約120萬(2,430元 * 500)]出售給澳府,就會有利潤,利潤為20萬(120萬 – 100萬]。但等待十六年,回報只是約17%(20萬 / 120萬),值得嗎? 針對2021年及2023年的申請者,「準買家」計算成本時,不需用十六年,而是二十年,甚至二十五年的時間作為計算成本。若是二十年的使用期,每月使用費約(120萬 / 20年 / 12個月)5,000元。若是二十五年的使用期,每月約(120萬 / 25年 / 12個月)4,000元。即使現時房地產市道「淡靜」,不論是4,000元或5,000元,也不能租用一個全新的45平方米單位。 當然,若今年搬入A區,「準買家」須考慮交通,配套等各種問題。「準買家」要有心裡準備做「開荒牛」,一如第一批業主入住石排灣經屋及社屋時,面對「一樣」的情況。凡事有利有弊。經屋的售價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其他各種客觀因素(如評估A區要成為一個成熟的社區,須時多久?「準買家」已做好搬入A區居住的各種準備工作?)雖然經屋不是私樓,但也是一個重大的投資,「準買家」須評估好本身的情況後,才決定是否「入市」? 梁立身

美國11月5日舉行大選 特朗普對拜登成「定局」

2024年是美國大選年。2024年11月5日,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全體眾議院議員選舉及參議院1/3議員選舉。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代表幾成定局(將是現任總統拜登和前任總統特朗普)。至1月28日,特朗普已勝出(沒有懸念的「競爭」)兩場共和黨初選,現時只有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仍和特朗普競爭代表資格,但坊間普遍認為海莉只為本身爭取「政治力量/本錢」,為日後特朗普再入住白宮,及四年後的大選作準備。民主黨方面,若一對一面對特朗普,民調顯示沒有一位黨員的勝算機會較拜登「高」,拜登代表民主黨的資格只是時間問題。 四年前特朗普未能連任 拜登將「重演歷史」 由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開始,競選連任的總統都能取勝,直至2020年特朗普競選連任失敗。在任總統競選連任,因擁有龐大政府資源,對手要成功挑戰,難度極高。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特朗普的對手不只是拜登,「更有」新冠。四年後,全世界基本回復正常,拜登再次面對特朗普,本次選舉「沒有」新冠,拜登的勝算不會比特朗普高。 首先,拜登(1942年)今年將會步入82歲。若成功連任,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年齡最高就任總統的當選者。拜登擔任總統3年多時間,給公眾的印象就是「太老」(他多次「不慎」跌倒),不少民主黨及共和黨人(包括民眾)都認為他不應(能)競選連任,擔心他的身體未能應付沉重的總統工作。特朗普生於1946年,他今年將步入78歲,但他在公眾的印象中完全沒有拜登的「包袱」。他不像一個快80歲的長者,而是像一個充滿活力,朝氣的「中年」。特朗普此點完全將拜登比下去。 第二,部份選民在2020年因為不喜歡特朗普的外交,內政等政策,認為特朗普的政策過於右傾(奉行「孤立主義」),她們投票支持拜登,希望拜登當選後會改變特朗普的政策,將美國外交,內政等政策轉為溫和路線(執行「國際主義」),令美國重新成為國際大家庭一份子(重要一員)。可惜的是,單單和中國「打交道」一事,拜登的路線和特朗普沒有分別,甚至比特朗普「更狠」。上述選民對拜登是失望的。 第三,俄烏戰爭和以哈戰事。特朗普任內最後一年要面對新冠,拜登任內最後一年則要面對俄烏戰爭和以哈戰事。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美累計已向烏支援數以百億(美元)的物資,金錢等。俄烏戰爭即將步入第3年,美民眾對支援烏的決心(能力?)已沒有兩年前那麼高。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之後向哈作出反擊。初時,全球基本上都站在以「身旁」。但3個月過後,全球看到以沒差別攻擊加沙,將學校、醫院、診所、宗教場所、民居、工廠等所有在加沙的建築物都作為攻擊目標。全球(當然包括美選民)看在眼中,已有愈來愈多人不會(能)站在以「身旁」。拜登是烏及以的全力支持者,美選民對此當然另有意見。 第四,「搖擺州」的取向。2020年,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須取得至少271張票才能當選)。現時民調顯示,佐治亞(16張)、亞利桑那(11張)、威斯康星(10張)都高機會投票給特朗普,上述三州在四年前是投票給拜登。扣除上述36票後,拜登和特朗普都有269票(以2020年為基礎)。而另外兩個「搖擺州」的民調,內華達(6張)及密芝根(15張),特朗普都領先拜登2%(上述兩州在四年前亦是投票給拜登)。 美選民在2020年沒有給予特朗普連任的機會。2024年,筆者相信美選民亦會再來一次,不會給拜登連任一次的機會。 梁立身

賴清德勝出台灣大選 國民黨前景不妙

1月13日,台灣舉行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的賴清德/蕭美琴組合勝出大選,獲得近560萬,得票率逾40%。賴打破執政黨八年任期的「定律」,民進黨將執政至2028年5月19日。大選前,大部份民調都顯示約60%台灣民眾希望「政黨輪替」,而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得票率合計也約60%,表示近60%投票的選民不喜歡民進黨,只是國民黨和民眾黨「各自為政」,在簡單多數勝出的制度下,民進黨贏得勝利。綜觀本次選舉,縱然國民黨成為新一屆立院第一大黨,國民黨的前路令人擔憂。民眾黨雖然得票「包尾」,但前景可能較國民黨及民進黨佳。民進黨若不改掉「長期執政黨」的問題,民進黨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國民黨」。 國民黨若不徹底改變自己,沒有前途可言 民眾黨若希望成為執政黨,須建立強大地方組織 2024年台灣大選結束,民進黨的得票(得票數及得票率)不及4年前,但她的「鐵票」較國民黨及民眾黨更多,因此,賴以40.05%的得票率成為台灣新一任領導人。以往沒有具實力(機會?)的第三政黨可供台灣選民選擇,選民只能從民進黨或國民黨選擇(或不投票),但本次的大選,選民可選擇民眾黨(柯文哲)。民眾黨沒有強大的地方組織支援,單靠柯及數位較為出名的民眾黨黨員(黃珊珊,黃國昌等),亦可取得近370萬票,得票率為26.46%,民眾黨(柯)絕對滿意今次選舉成績。四年後,民眾黨一定會再派人參加台灣大選。 綜觀本次選舉,三大黨(民進黨,國民黨及民眾黨)各有得失。筆者不說「得」,只集中說各黨面對的困境。民進黨可以再執政四年,最大功勞是其「鐵粉」。若不是「鐵粉」全出來投票,大選的結果是否如此,沒有人知道。經過多次選舉,民進黨的「基本盤」一直保持在40%,若對手不能取得愈48%或以上選票(假設一對一),民進黨勝出的機會仍是高。本次的選舉,證明不是「所有」年青選民都是民進黨的「鐵粉」。民眾黨的支持者(年青選民),佔民眾黨所有支持者中的比例十分高,民眾黨吸引年青選民的魅力高於民進黨。民進黨的「鐵粉」中,長者佔的比例其實不低(特別是在中部及南部),四年後,八年後,十二年後…仍有多少「鐵粉」可以出來投票?民進黨執政時間愈長,愈容易給權力「擺佈」,選民(特別是年青選民,中間/知識選民等)看在眼中,有何感想?民進黨若不認真改革自己(不能只看那些政策可令黨成為執政黨,而是專注推出那些政策可令台灣民眾幸福),她的前路不會順利。 國民黨由內地來台(1949年)後,一直執政至2000年。由2000年至2024年,民進黨執政十六年,國民黨執政八年(若不是陳水扁的貪腐問題,馬英九能否輕鬆勝出第一次大選,仍是未知之數。2012年的大選,馬只是比蔡英文多80萬票,才成功連任)。2000年後,民進黨執政的時間較國民黨更長。在一般人看來,加入民進黨,「出人頭地」的機會較加入國民黨高。這解釋多年來,不論是年青人或專業人士等,大多數寧願加入民進黨而不是其他政黨。反觀國民黨,部份問題是當個人利益和政黨利益有衝突時,很多時候個人利益高於政黨利益,對政黨發展絕對不是好事。另一困境是,國民黨的「鐵粉」數量較民進黨更少,長者佔「鐵粉」比例高,國民黨同樣面對「鐵粉」數量減少的趨勢(四年後,八年後,十二年後…),她比民進黨及民眾黨面對更大的困境。國民黨若不下定決心變成「本土」政黨,她是沒有辦法吸引年青人加入國民黨或吸引年青選民投國民黨一票。國民黨最終可能只能成為地方黨(只能在縣市執政)。 民眾黨的最大(唯一?)明星是柯,四年後,如無意外,他一定參加大選。民眾黨的策略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本次大選得票近370萬,得票率為26.46%),在下次大選中再推高至35%,並在2028年大選中成為第二大黨。本次大選,國民黨的得票近470萬,得票率為33.49%。若下次大選仍是三個政黨參選,民眾黨的目標就是得票率35%或以上,將國民黨「打下」去成為第三大黨。民眾黨的另一目標就是將此370萬票「轉化」為「地方票」,扎根地方(建立地方組織,鼓勵支持者成為組織一份子),將支持者「轉為」民眾黨的「鐵粉」,爭取在2026年「九合一」選舉中取得佳績,壯大民眾黨的政治實力,為2028年大選打下結實基礎。若沒有強大的地方組織配合,民眾黨要取得區域立委勝算十分困難。若未能勝出區域立委選舉,單靠不分區立委選舉成績,如何成為具實力的立院政黨或執政黨? 梁立身

澳府宜考慮將A區部份經屋改為「人才房」

A區經屋(2023年度)原計劃的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27日,但澳府表示為了「方便」市民申請經屋,決定將截止日期延至2024年3月27日(社會當然明白真正原因)。根據房屋局網上資料,至2024年1月13日,共收到4,204份申請,反應一般。本次經屋申請合共提供5,415個單位,分別是1,657個一房單位、3,216個兩房單位及542個三房單位。以現在的申請「速度」,成功申請的機會是高的。潛在申請者(社會)仍在等待澳府公布本次經屋售價。若售價「緊貼」(相等)澳門新街坊價格,申請數字有機會增加。若售價不符申請者期望[假設定價是建築面積 - 每呎5,000元(澳門元,下同)],申請數字很可能不會突破4,500份。 A區經屋過多 善用資源-部份改為「人才房」 「新經屋法」實施後,新的經屋已沒有投資(市場)價值(業主須「持貸」16年,出售對象只能是澳府或符合資格的澳門居民等規定令經屋只有住的價值),符合內地提倡房屋是「住」不是「炒」的目標。因此,在申請經屋前,申請人會認真研究本身(家庭)是否真的需要經屋,或是本身(家庭)有更多及更好的選擇。當澳府公布新經屋呎價時,申請者就會計算經屋的真正價值(16年「租樓」的價值)。 若現時房地產市場「火熱」(假若所有新樓售價都是逾萬元/呎 – 建築面積),儘管是16年的「租期」,即使澳府定價5,000元/呎 – 建築面積,筆者認為經屋申請人數一定會較現時更多。可惜的是,現時房地產市道「淡靜」,發展商推新樓,也須推出各種優惠(最實際當然是「減價」),才能吸引準買家入場。若澳府堅持定價為5,000元/呎,估計最後經屋收表不會高於4,500份。 澳府須面對現實,若定價5,000元/呎,經審查各申請人資格後,可能只有數千人符合資格申請經屋,如何處理多出來的經屋?為了善用社會資源(經屋「屬於」社會資源),多出來的經屋,澳府可通過修法,將部份經屋(一整棟為單位)改為「人才房」。澳府早前公布,為了令來澳的醫護專家(於澳門協和醫院工作)一心一意在澳門工作,計劃在協和醫院旁興建「專家樓」,供專家入住。澳府不用在私人市場找地方給專家住,「起樓」較租樓給專家住,更能節省成本。多出來的部份經屋改為「人才房」,給在澳門工作的外來醫護專家或其他外來人才入住,一舉多得。 澳府不用再在其他土地上規劃,提供配套等,A區(今年)就有條件有「人才房」給外來專家入住(當然,澳府須修法,令原來的經屋(整棟)可合法改為「人才房」)。雖然澳門經濟(澳府收入)逐步復甦(回升),但復甦的力度及基礎仍不足夠,澳府須嚴格控制開支,確保澳府財政穩定。「明知道」A區部份經屋將沒有人入住,任由單位空置,是十分浪費珍貴資源的表現。只要澳府表示要修法,澳立會一定會配合。只要澳府肯推動修法,在今年通過修法工作也不是難事。若拖延工作,其他政府部門可能已開始在協和醫院旁籌備興建「專家樓」的各項工作,涉及的全是公帑及時間。越拖延解決問題(單位長時間空置),往後解決問題的成本就會愈高,期望澳府作出正確的決定。 梁立身

台灣1月13日舉行大選 決定台灣未來走向

2022年11月26日,台灣舉行「九合一」選舉。2024年1月13日,台灣將迎來台灣領導人選舉,新領導人將在2024年5月20日上任。蔡英文已擔任領導人職務近八年,根據法律,她不能競選連任。領導人大選包括三組候選人組合-民進黨的代表是賴清德及蕭美琴,國民黨的代表是侯友宜及趙少康,民眾黨的代表是柯文哲及吳吳欣盈。1月13日,台灣選民將選出新一任領導人,新領導人將服務台灣人民四年,而此四年很大程度將決定台未來十多二十年的命運。 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稍稍領先 立委議席國民黨有望過半 2022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的成績優於民進黨,民眾黨保有一席(勝出新竹市長選舉)。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國民黨「重奪」台北市及桃園市;國民黨得票率50.03%(逾五百七十萬票),民進黨41.62%(逾四百七十萬票)。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國民黨的成績也優於民進黨(國民黨取得367席,民進黨取得277席);以得票率計,國民黨37.75%(逾四百三十萬票),民進黨33.28%(近三百八十萬票)。2022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已呈現民進黨「向下」,國民黨「向上」的態勢,民進黨已沒有2020年台灣領導人大選,蔡大勝對手的強者光芒。 某政黨已連續執政多年,在成熟民主制度下,一般情況選民都會傾向在新一屆選舉中將執政權給予另一政黨,由新政黨服務社會,選民及社會不希望「一黨獨大」(當然,若執政黨有十分傑出及卓越領袖「接班」,在野黨根本沒有能力(沒有人才)上台執政除外)。現實是,賴、侯、柯各有長處及短處,沒有那一位候選人特別出眾;加上民進黨已連續執政近八年,筆者認為大部份台灣選民希望「政黨輪替」。 可惜的是,台灣選民選擇市長的標準不同於選擇領導人。民進黨的「鐵粉」,其對民進黨的忠誠支持度[於投票日,不論什麼情況(天氣惡劣,本黨醜聞多多等),都會去投票]是勝於國民黨「粉絲」對國民黨的支持度。以2008年的台灣領導人選舉為例,民進黨深受陳水扁貪腐醜聞影響,但民進黨的得票率亦逾41%。本次大選,民進黨亦是千方百計爭取逾40%得票率(三組候選人組合,要勝出大選不須50%得票率)。民進黨相信,若她的得票率逾40%,民進黨勝出大選的機會是高的。國民黨方面,以2020年的台灣領導人選舉為例,該黨的得票率是38.61%。國民黨本次的目標是以2020年的得票率為「基礎」,全力爭取及動用一切力量,鼓勵所有非綠支持者出來投票支持國民黨,期望將得票率推高至逾40%,和民進黨一決雌雄。至筆者撰寫本文時,台灣沒有「爆出」對賴特別不利的負面新聞,筆者認為賴勝出大選的機會稍高於侯。 立委選舉方面,賴、侯、柯的參選聲勢(效應)當然對立委(特別是區域立委)選舉有影響,但選民最重視的仍是誰是該區(區域)的立委候選人。候選人甲過往是「在地」努力服務選民、是否熟悉了解選區大大小小事務、是否真正關心選民的需求等,都決定選民是否會投票給甲。「政黨輪替」的期望值在立委選舉較大選更明顯。筆者認為選民汲取多次的「教訓」後,認為一黨不能獨大(不能同時擁有行政及立法權),加上國民黨本次推出的立委(區域及不分區)候選人,整體形象不錯(現時國民黨立委整體選舉氛圍是強勢的)。筆者認為國民黨有機會取得立法院單獨過半席位,「重回」2000年的情況-行政權「屬」民進黨,立法權「屬」國民黨。選民期望行政及立法可互相制衡,民進黨及國民黨放下黨利及共同合作,順利推行政府政策,以服務台灣人民為依歸,為台灣人民謀幸福。 梁立身

中國維護國界安全成本不低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大國,人口計是世界第二位(首位是印度),國土面積(陸地)計是世界第三位(首兩位是俄羅斯及加拿大)。中國位處亞洲,和多個國家接壤邊境。客觀以論,若國家甲和乙是左鄰右舍,甲和乙的關係良好,各自維持本國邊境安全的成本就會不高。若甲和乙的關係只是一般(或不佳),各自維持本國邊境安全的成本就會不低。現實的是,部份和中國接壤的國家,和中國的關係只是一般(不佳);因此,中國須投入不少資源(人力物力)維持國土邊境安全。 中國致力和周邊國家維持友好關係 可減輕維持本國邊境安全成本 中國擁有長達22,000多公里的邊界線(以陸地面積計,位居世界第一位),接壤多達14個國家,包括北韓、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中國已和12個國家簽署邊界條約(不包括印度和不丹)。部份邊界線仍存爭議,中方和另一方對「邊界線」各有主張,雙方仍未有任何共識,更不說簽署條約。中國和印度對中印邊界西段、中印邊界東段有領土爭議;中國和不丹對中不邊界則未有共識。 反觀美國,美國的國土面積(陸地)和中國差不多。美位處北美洲,美「對上」是加拿大(美加是盟友),美「對下」是墨西哥(美墨關係不錯),維持國土邊境安全,美的「成本」遠較中國少。說回中印邊界:1)中印邊界西段,位處「大」克什米爾,該地區現由三個國家實際控制,分別是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居住在「大」克什米爾的絕大部份居民,主要信仰為回教,第二位為印度教。2)中印邊界東段,位處中國(西藏)及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已引起多次中印軍事衝突]。3)中不邊界,現存的白玉及亞東爭議區,總面積逾千平方公里。不丹背後的支持者是印度,某程度上,不管是中印/中不邊界的爭議,都是中國和印度的爭議。印度和巴基斯坦是非友好關係,而中巴的關係如同「盟友」。印度一直認為她是南亞盟主,及有能力(條件)成為亞洲強國(印視中國為最強勁競爭者),要改善中印關係(解決邊界爭議),充滿多重挑戰及困難。 雖然中國和12個國家已簽署邊界條約,但並不代表中國可以安枕無憂。1)現時中國和俄羅斯關係不錯,但回想10多年前,在中俄邊界(中方的地段),中國須投入龐大人力物力以維持本國邊境安全。即使現在中俄關係良好(「謝謝」美國推動),為了保證國家安全,筆者估計中國投入的資源不會(不能)太少(當然較10多年前少)。2)中國(廣西/雲南)和越南接壤。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在本年9月及12月出訪越南,證明美中都十分重視越南。越南的策略是希望在中美競爭中尋求國家的最大利益,越南不會輕易「傾向」美國或中國。但有一點肯定是,中國在越南旁邊,美國在北美洲,越某程度是「傾向」美國的。中越曾有軍事衝突,中越雙方在邊界投入的兵力不會少。3)中亞國家和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和中國(新疆)接壤。中亞國家(包括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的大部份居民的信仰是回教,生活在新疆的維吾爾族,其信仰也是回教,新疆情況在近年漸漸穩定。但為了長治久安,在上述地方的邊境,中國只會(只能)投入足夠的力量,確保新疆平安和諧。 中國當然知道上述困難及挑戰。因此,中國致力和鄰國保持友好關係(明智之舉)。若保持友好關係,雙方都不須投放大量兵力在邊界。多出來的資源,將可用來發展其他範疇,國民將獲益良多。可惜的是,面對中國如此一個龐大的國家(綜合實力驚人),亞洲的國家大多採取「經政分開」國策-致力保持和中國交往(經貿來往),但在政治上則保持一定距離。筆者只是粗略說明中國(地理位置)多年來面對的真實情況,而此只是中國(陸地)面對的困難。若將地圖放大,望向太平洋,中國在海洋面對的挑戰遠大於在陸地的困難。 梁立身

2023年投資回顧 美科技股仍是投資者「首選」

本文見報之日是12月29日,兩日後就是2024年1月1日,又是時候檢討2023年投資「成績」。筆者今年撰寫的投資文章不多,分別在本年1月11日,5月17日及8月9日刊登。現在回看,5月17日建議可考慮的美國科技股有不錯的表現,但8月9日建議可考慮的澳門博彩股,回報不理想。 美科技股今年表現突出 澳門博彩股「表現」有待改善 5月17日的「政經短評」,建議可考慮購買蘋果(NASDAQ: AAPL)及Tesla(NASDAQ: TSLA)。假設在5月18日(美國時間)購入AAPL及TSLA,AAPL的收市價為175.05美元,TSLA的收市價為176.89美元。12月22日的收市價-AAPL為193.6美元及TSLA為252.54美元,分別上升10.60%及42.77%。「持貨」7個月,有上述成績,相信讀者會滿意。 8月9日的「政經短評」,建議可考慮澳門博彩股。假設在8月10日(香港時間)購入六隻澳門博彩股,收市價-永利(1128.HK)為8.15港元、金沙(1928.HK)為29.1港元、銀娛(0027.HK)為55.6港元、美高梅(2282.HK)為10.64港元、新濠(0200.HK)為8.05港元、澳博(0880.HK)為3.52港元。12月22日的收市價-永利為6.26港元、金沙為22.5港元、銀娛為42.45港元、美高梅為9.91港元、新濠為5.4港元、澳博為2.38港元,分別下跌23.19%、22.68%、23.65%、6.86%、32.92%、32.39%。「持貨」4個月,六隻股票平均蝕23.61%,成績不好。 再次證明,美國科技股仍深受投資市場愛戴(當然,背後是公司須交出亮麗成績表-收入及盈利須持續增長、持續開發新的盈利產品、持續改善毛利率等)。展望明年,筆者認為若不發生重大國際政治事件或軍事衝突,加上美聯儲明年「傾向」不再加息,繼續持有美科技股是好的選擇。明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除非美經濟急速轉差或出現高通脹,美聯儲不會輕易減息或加息,以保持政治中立(不會被社會認為偏幫民主黨或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明年11月選舉過後,美聯儲就會較易作出調整利率決定(減息/加息)。由現在至明年11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日)前,筆者認為美聯儲很大機會將利率保持為現時的區間(5.25% - 5.5%)。 澳門博彩股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現,實在令市場不滿意。入境澳門旅客(內地及港客為主)數量持續每月穩步上升,今年10月創下今年博彩毛收入單月新高-近200億澳門元,但博彩股的股價就...香港股市整體氣氛當然會影響所有香港股票的股價表現,但若公司財政實力雄厚,公司收入及盈利持續增長,理應「跑贏」大市。8月10日,香港恒生指數收市為19,248.26點;12月22日的收市為16,340.41點,下跌15.11%。相較六隻博企股價平均下跌23.61%,博企表現較大市更差,市場更不「看好」澳門整體博彩市場前景。投行普遍認為各大博企須「履行」的社會責任實在「太多」,對公司的收入及盈利有負面影響。因此,在預測各博企未來的走勢時,各投行一定會以更嚴格的標準(成本大幅增加,收入沒有明顯增長,盈利…)預測各博企的收入及盈利能力,各博企的股價當然會受到影響! 展望明年-1月10日,台灣舉行大選,5月20日新領導人上台。美國總統大選在11月5日舉行。筆者認為明年中美間的不合作將遠多於合作,在此大環境下,內地及香港股市將很難有好的表現。假若讀者仍持有澳門博彩股,可考慮在明年農曆春節前,當股價反彈的時候(農曆春節是博彩毛收入的旺月),考慮是否減持?市場向前看,股價反映未來。農曆春節是博彩毛收入的旺月,明年農曆春節在2月;因此,澳門各博彩股的股價有較高機會在明年1月反彈。是否減持,由各位讀者自行決定。 利申:筆者持有的基金內有美國科技股,筆者也持有澳門博彩股。 梁立身

視聽專區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