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根治交通問題
須社會共同努力
閱讀量: 10,855
出版: 2016-12-06 14:42
更新: 2016-12-06 22:22

%e6%94%bf%e7%b6%93%e7%9f%ad%e8%a9%95

澳門土地面積有限,但有六十多萬人居住生活,人口密度之高位列全球榜首。由於規劃及前瞻性不足,行政當局未能解決眾多民生問題,令問題日益惡化及變得複雜,繼而影響社會各階層;當中,以房屋及交通問題最為突出。本期會先談論交通問題,並提出改善方法給行政當局考慮,包括試行單雙日單雙號行車,但公交系統須作出有力配合,同時倡議步行及共同出行等方法,而重點是社會須共同付出,成效才可突顯。

澳門土地面積有限 須限車輛數量增長

根據統計局資料,本澳登記汽車數量約12萬,電單車數量約13萬。每五個本地人就有一人擁有汽車,但澳門約有18萬外地員工,他們大部份不會購買車輛,澳門居民人口約47萬,即每4位澳門居民中就有一人有一部汽車,每3.6位澳門居民中就有一人有一部電單車。

這個數字高不高由讀者判斷,但要解決交通問題,就須要社會整體合作及共同付出及承擔成本。首先,我們須定義私家車是生活必需品或奢侈品?如是前者,由於是生活必需,私家車的稅率應該保持在十分低的比率,令購車成本大大降低。如是後者,私家車是奢侈品,稅率必定會較高。

澳門只有三十多平方公里,步行其實是一種有效的出行方法,私家車嚴格來說不是必需品。可惜公交及其配套未能達到市民心中的理想狀況,加上樓價高企,市民未能購買房屋,轉而購買汽車,更加推高了汽車的數量,而導致路面情況日益惡化。澳門面積小,道路有限,不管各人心目中私家車是必需品或奢侈品,都須實施有效方法控制車輛增長,不然交通狀況只會不斷惡化,筆者建議當局考慮以下方法:

試行單雙日單雙號車輛政策

試行初期,每月1日及15日,汽車車牌最後一個數字是單數才可出行。同樣,每月10日及20日是雙數才可出行。每月四天,兩天單號兩天雙號,除了公眾安全車輛與公交外,全部車輛連同電單車也須遵守。在推出此方案前,特區政府須向公眾作出全面諮詢,市民自由發表意見,在綜合所有意見及分析利弊後,再決定每月的日數。重點是先試行,令社會知道實施上述方案是可以解決交通問題。實施方案後,亦須定期檢討,如何將方案精益求精。

同時,特區政府須加大力度主導公交系統。我們明白六萬架汽車不會同一時間在道路上行駛,但實施方案後,會有大量市民因未能開車而需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增加公交的支援,包括加密班次、使用更多更大型的巴士型號、加開更多快速的點對點巴士等都必須同時推出。此外,增加更多巴士專道,令市民學生用更短時間上班上學。久而久之,巴士專道快捷便利,市民自然會優先使用,部份人更可能會減少開車的次數,甚至放棄擁有車輛,最終車輛數目增長速度自然會減慢,路面壓力也減低。

推出政策鼓勵市民步行及共同出行配合上述方案將會有更好的效果。筆者認識的朋友中,有一部份已經選擇步行上下班,從高士德的家中步行到中區,只需20多分鐘的時間,既可作為運動又可準確預計上下班時間,一舉兩得。現在特區政府資助市民與旅客乘坐巴士,市民選擇步行,減輕路面壓力,應該有資助。另外,如市民選擇共同出行,例如四人共同乘坐一台汽車上下班,特區政府亦應該鼓勵及資助他們。

社會共同付出承擔 交通問題才能解決

路面經常出現塞車而需額外更多時間到達目的地,對經濟有損人所共知,減少塞車情況,即是減少經濟損失,對社會對每個人都是有利,但要徹底解決交通問題,社會整體就須要合作。同時,步行及共同出行亦是有效的出行方法,當局需考慮用政策推動及鼓勵;距離短的路程步行是首選,距離遠的路程共同出行亦是可取的,兩者都對本身有益也對環境有好處。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大家盡好各自的本份,才可以解決交通問題。

作者: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