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住房施行購租同權可能只剩一個美名
閱讀量: 4,689
出版: 2017-09-13 00:32
更新: 2017-09-13 00:32

7月底,廣州、中山,武漢等城市,相繼計畫出臺「購租同權」的住房政策。所謂「購租同權」,即市民不管是在上述城市買房還是租房,其子女均享有就近入學的權利。這實質上是弱化房子作為市民權利憑證的角色,指向的是租房者與購房者一樣擁有平等的市民待遇。此消息一出,內地廣大民眾拍手叫好,那些懷揣夢想的北漂、滬漂們更是激動不已。這次廣州、武漢的「購租同權」走在前頭,或許後續其他一、二線城市也會隨之跟進,以後租房者與購房者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將享受同等待遇。那麼,大家就不會再削尖腦袋要在一、二線城市購房置業了。

在筆者看來「購租同權」的想法很好,從長遠來看這也是社會發展大趨勢。但從短期來看,「購租同權」因受到門檻限制、資源配置、房源供應等條件制約,對普通租房者來說很難真正得到實惠。問題的關鍵在於,同權能被落實到什麼程度?一般人可能理解為:只要租了房子,拿到了租賃證,孩子就可以入讀旁邊的名校。但是實際情況是:由於內地大城市學位稀缺,你只是獲得了申請資格,但能否入讀以及入讀哪所學校則需要看排隊和積分情況。而租賃家庭,屬於積分較低排名靠後的那一類。

這也就是說,你的孩子獲得了名校的申請權;但對不起,最後十有八九都是落選了,然後被安排到其他學校。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資源依舊很稀缺,也依舊沒有得到改善。在購房者都不能100%保證入讀理想學校的背景下,租房家庭與具有本市戶籍的買房家庭相比根本毫無競爭力。

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追逐總量基本不變的優質教育資源,極有可能會導致優質資源附件租房價格大漲。「購租同權」是一樁好事,這種提法本身具有重要意義,關鍵問題就是,如何公平公正地落實這種理想。如果從字面來看,實現「購租同權」,必將會有更多的租戶來爭取有限的教育資源,根據市場的供求關係原理,求大於供,租金必然上漲。雖然政策的裡有提出要控制房租的細則,但根據以往的房地產調控經驗,調控租金難度很大。

而如果學區房的租金出現大漲,投資客、投機客怎麼可能放棄這塊大肥肉?租金高了,投資回報率大大提高了,有錢的人都想買房,沒錢的人貸款也要買房,省得每年給別人交高額的租金。屆時恐怕對學區房的房價還會一漲再漲,甚至有可能衍生出很多黑暗面。

其實,從過去一些政策以及全國範圍來看,大小城市通過租賃都是可以獲得上學資格的,但就學的基本原則是就近入學,所以一般都是優先滿足房戶合一,其次是有房,這樣避免有人通過租房集中到優質學區資源。比如北京,在非熱點學區,外地戶籍通過租房具備了五證後,是可以上學的。

而在杭州,十年前就實行了「購租同權」,允許符合條件的租房子女向就近的教育部門申請入學。不過前提是居住證需滿一年,社保至少一年不可中斷,提供勞動合同租賃合同等條件,而這也意味著租房子女要上熱門學校,肯定被調劑。

總體來看,「購租同權」是一件好事。長期來看,租賃需求增加將促進購房需求的下降,房價有望逐步回歸理性,也會讓廣州留住更多的人才。但「購租同權」並不意味著就能上名校,而是按照現有政策執行,大可不必對此過度解讀。總之「購租同權」是大勢所趨,但要真正落地,可能只剩一個美名。

作者:文濤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