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十九大採訪日記
閱讀量: 4,980
出版: 2017-10-31 13:09
更新: 2017-11-01 01:01

b2

剛剛結束的中共第十九次黨代表大會引起國內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吸引了1,818境外記者,佔總體報名的近六成,且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見面會上也是著力感謝在十九大期間境內境外對於大會所做的大量、充分的報導。這點與他在十八大首次被選上任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時大致是相同的。十九大首次在人民大會堂開放了「黨代表通道」採訪,來自不同領域的60位黨代表,分為三場回答中外記者的現場提問。這在一定程度上讓記者們更加接近代表聲音。

十九大舉辦了六場記者招待會和8次集體採訪,全面地涵蓋了政法、工業通信化、文化、科技、農業、教育、軍隊、環保等領域。記者們可以自由發問,對於一些敏感問題,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相關領域的代表亦不會迴避。雖然每個答案首先會包裝了一番理論,但是這第一手的信息源一定有給到點對點的回應。

其實十九大並沒有外界想像中的那種有所謂不能問的敏感問題。比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寫入黨章,有傳媒在解讀十九大報告的記者會上問到為何有的思想和理論沒有冠名,而有的卻冠名。而相關負責人便回應說習近平總書記是這一思想的主要創立者,他當之無愧。

而在人民大會堂的撲咪也是有趣的。比如在十九大閉幕式結束後,記者們圍撲了一個中央黨校的代表,外媒在發問:「習近平會是新的毛澤東嗎?」「你覺得他的新時代思想新在哪裡?」「習近平有沒有得到反對票?」「有沒有代表提出要延長習主席的任期?」 「習近平思想是否已經超越了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那位黨代表耐心同記者們解說了20多分鐘,不拒絕問題,且巧妙迴旋。

而十九大在梅地亞中心設立的新聞中心也成了記者們互通有無的地方,我在這裡認識了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這裡有穩定的網絡藉口,有隨時備著的水果和茶歇,有咖啡茶座,有播不停的央視新聞。

無論是哪一場次的活動,人民網都會給到實時的直播和文字內容,為其他媒體的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通常是邊聽記者會邊看網上的文字實錄。而新華社除了作為第一時間的信息發布外,在新聞中心亦設立了一個圖片庫,記者們可以去免費拷貝他們的照片作為自己的報紙所用。除此之外,新聞中心還為境外媒體安排了一些參觀活動,比如說去到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點的城市和產業,如香河機器人小鎮,「互聯網+」養老模式,生態文明項目等等,對記者來說,這是一種「由理論到落地」的觀察。

政治週結束,北京地鐵仍然在執行「人物兩檢」,這裡的市民對這種大型會議也習慣了,生活依舊。微信朋友圈裡也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氣息。不同行業的人希望從十九大讀出未來的商機和政策的發展。對於事不關己的外行人來說,看看十九大期間鼓舞人心的一系列報導並做一番個人的感想, 這就見仁見智了。

作者:四喜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