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潮令澳門住宅嚴重缺口
興建經屋比公屋對社會更有利
閱讀量: 5,330
出版: 2018-04-30 14:24
更新: 2018-05-02 02:01

1999年澳門人口四十三萬、土地面積二十三平方公里、累計公共房屋九千個,2016年人口六十四萬、土地面積三十平方公里,住宅單位合共二十二萬個,自回歸後澳門人口增加百份之四十七、土地面積增加百份之二十八,其中大部份新增土地是用作建設度假村、酒店及娛樂中心,澳門土地增長遠比不上人口增長,這是導致樓價自2004年至今急升十倍的主要因素。以六十多萬人口的澳門,從數字上看似每三個人有一住宅,實際不是,因為富人及國內外投資者擁有多個物業,更重要的是很多樓宇已達40年以上,結構及衛生條件已漸不適合居住。

1999年至2016年期間,政府共建了一萬二千個經屋單位,年均約七百個新經屋單位供應。公屋累計由九千個增至一萬四千個,年均約三百個新的公屋單位供應。私樓住宅方面,回歸至今共落成了三萬多個單位,年均約二千個新私樓單位供應,經屋、公屋及私樓合共年均新增約三千個單位。

根據2016年人口統計,由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的適婚人口共十三萬人,佔澳門總人口百份之二十,倘政府以五年規劃為目標,連同未來五年年青人進入適婚年齡,適婚人口約十八萬,以二人組織新家庭計算,即未來五年需求九萬個單位,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面對住宅單位的強大需求,澳門經屋、公屋及私樓年均新增單位只有三千個,按此速度需時三十年,才能滿足這五年內適婚人士需求,這差距值政府深思對策。

澳門人傳統觀念有屬於自己的單位才能安心穩定工作,故此政府過往興建經屋數量比公屋為多。根據2018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政府計劃於新城A區分階段興建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並儘快落成台山及望廈社會房屋,但具體未有表述落成時間表。

特別關注新城A區興建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建成後業權屬政府,令年青人沒法安心設定人生目標,每月穩定工作償還樓貸。如政府推出公屋單位,公屋居民只成為租戶,對社會缺乏安全感及歸屬感,增加對社會的怨氣,令年青人為了置業皆向錢看,帶來社會誠信、穩定及安全風險。

新城A區的公屋單位屬政府物業,直接令政府稅收、銀行按揭、律師事務、裝修工程等減少了很多收入,政府需要負擔公屋的長期維修費用,以低廉租金長期補貼住戶。更重要的是,住在公屋的年青人對澳門缺乏歸屬感、甚至改變正確人生觀,這個經濟損害難以評估。政府增建公屋而非經屋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對私樓的衝擊、避免經屋取得人從中轉讓獲利,只要增加經屋轉讓條件及稅金補償就能解決以上問題。

澳門地產發展商近十年來已甚少發展商業中心、工業大廈和物流倉,這個需求其實很大,發展商推出的住宅亦十分搶手,私樓需求不會因多建經屋而減少,不同階層的人士有不同需要。

面對適婚人口十八萬人的挑戰,作為有為政府,須儘快審批私樓動工、加快興建經屋、政府開支項目增加經屋及公屋特別分類、加快粵澳新通道啟用、增加往來澳門與拱北、橫琴、灣仔口岸通道,提供外勞及低收入本澳居民更多分流選擇。政府多年來已沒有公開拍地,可考慮以暗標方式競投,增加市場土地供應,避免公開競投推高地價,進一步推高私樓價格與居民收入脫軌。

作者:馬浩輝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