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現屆政府任期
切實履行職責 盡快修訂新土地法
閱讀量: 3,791
出版: 2018-09-24 17:18
更新: 2018-09-26 00:26

b1

作者:土地管理發展策略協會主席關偉霖

 

「有恆產者有恒心」,有效保障和實現人民財產權利,才是本澳社會良性健康發展之路,早前有議員亦認為如果社會有共識可修訂新《土地法》,但對於另外有個別議員的不當言論,如嘩眾指責發展商利用舊《土地法》囤地圖利,更不實指特區政府在土地批給私相授受等,事實上澳門特區回歸以來,土地公開拍賣不超過三幅,自回歸以來根本沒有豁免公開競投情況,土地資源匱乏。至於非法霸地、破壞自然環境等惡行,絕對支持特區政府必須嚴肅處理,加強執法打擊,保護國有土地。

因應近期就南灣湖、石排灣,以至其他多幅所謂「閒置土地」被宣告收回,並涉及司法訴訟情況,在實踐中逐漸凸顯出新《土地法》確實存有眾多漏洞和不足,甚至窒礙社會經濟發展。法律是維護國家和地區穩定、社會經濟各項民生事業穩步發展的重要工具。

回歸後本澳經濟和社會發展順利,居民收入也隨之提高,多年來形成和諧有序的發展局面。在2014年習近平主席和2016年李克強總理來澳時,亦分別肯定本澳在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帶領下,經過澳門社會各界人士齊心協力、團結奮鬥,使「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得到成功實踐,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熱土。

可以看到,這種成果是經過本澳各界人士同心合力而達成的,有賴於本澳一直以來和諧發展的優良社會傳統,是需要傳承和延續下去的社會氣氛。然而,在經濟發展多年來的過程,亦出現了貧富差距加大等現象,社會內漸漸出現階級和矛盾分化的局面,但在澳門人有較大的包容力和團結的特質下,這種分化一直還沒有嚴重下去。

但在新土地法不問歸責充公土地的情況下,政府「依法」收回土地做成的惡性連鎖反應,將「官、商、民」綑綁的矛盾和沖激一下子爆發出來,是社會一直難以想像的,亦破壞了本澳一直堅持的共建共享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如果政府在土地不問歸責一律「一刀切」式收回的做法上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辦法,未來本澳社會的和諧有可能會打破,長遠造成難以彌補的影響。

這樣,本澳逐漸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官、商、民」階級的矛盾對立氣氛,而可以確定的是,當這種互不理解、相互指責的趨勢不斷增強時,社會的矛盾分化只會加大,各階級之間形成的鴻溝在未來一段時間有機會被觸發,造成本澳社會的震盪。

新土地法原意是提高政府批給土地的透明度,杜絕官商勾結,完善澳門土地法制,令外來投資者對澳門更有信心,又達致改善民生之效,但澳門政府一刀切收地,將立法原意本末倒置,不但令商人對澳門失去信心,認為其財產可以隨時被政府立法收回,更使土地發展更緩慢,這樣一來,政府既令投資者失信心,影響一國兩制落實的聲譽,市民又無法盡早受惠於土地發展,發展商亦損失龐大,形成三輸局面,對澳門土地發展及私人樓宇供應極為不利。

明年將進行新一屆政府換屆,建議特區政府正視土地法問題,把握時間修改新《土地法》核心,切實履行職責,保障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