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北安碼頭土地 增效益減開支
閱讀量: 3,177
出版: 2019-11-12 18:32
更新: 2019-11-12 23:22

於2017年6月投入運作的氹仔北安碼頭(下稱「碼頭」),總建築面積逾36萬平方米,擁有16個400人客船的泊位、3個1,200人客船泊位、1個直昇機停機坪等設施,總建造費高達40億澳門元。碼頭投入運作兩年,使用率如何?有否起到分流旅客的作用?根據統計局的數字,2017年第2季使用碼頭的人次約110萬,2019年第2季約73萬,跌幅近35%,而2019年9月,更只有不足20萬人次使用碼頭,而當局曾指碼頭每日最高可處理40萬的客流量!港珠澳大橋於去年開通啟用,是碼頭人流減少的主因,碼頭佔地廣,但使用率低,而鄰近的澳門國際機場(下稱「機場」)正需要擴建,碼頭的部份土地是否可以作為機場擴建之用,值得當局認真研究。

碼頭佔地廣使用率低 善用部份土地 作擴建機場之用

隨著愈來愈多旅客以澳門為旅遊目的地,經空路入境的旅客數量近年有所上升,從2015年1月的17萬人次,升至2019年9月接近30萬,升幅逾倍。面對旅客數量的增加及本澳市民的出行需求,機場有必要擴建。民航局早前向外簡介機場擴建計劃,計劃明年開展填海造地,造地約150公頃,以滿足未來旅客及市民的需求。據機場專營公司早前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首七月,機場客量已接近六百萬人次,按年升約20%,業界估計今年機場客量可破九百萬。當局評估各因素後,預計2024至2026年,機場的客流量逾一千萬;2031至2037年更達到一千五百萬人次。

當局計劃填海造地150公頃,預計工程需時多久,費用又是多少?政府應拿出數據給社會知道,讓社會了解詳細內容,知道公帑用得其所。同時,政府應詳細研究及分析,可否將碼頭的部份土地作為機場擴建之用,以做到減少填海的面積,減少填海的開支,同時縮短擴建機場所需的時間,當局早前表示,單是機場擴建環評及施工設計,可能就需要逾一年的時間。在可見的未來,碼頭的使用率不用大幅改善,將碼頭的部份土地作為機場擴建的用途,對碼頭、機場、社會都是好事。

筆者不是建議拆卸整個碼頭,而是當局須評估未來10年、20年、30年,碼頭的客流量到底是多少?若客流量不足,碼頭是否仍需佔用36萬平方米的土地?將碼頭部份土地作為機場擴建之用,可有效減低機場擴建的成本、縮短工程時間、減低碼頭的營運開支,當局曾指出碼頭每年營運成本逾1億澳門元。在擴建機場的同時,政府應將機場及碼頭的佈局合理化,更方便旅客及市民使用碼頭及機場,當佈局及規劃完成後,自然會吸引更多旅客及市民使用碼頭及機場,碼頭及機場的使用率將會增加,碼頭及擴建後機場的效益將會顯現。

作者: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