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權力說真相:為何總統與
專家顧問想的不一樣
閱讀量: 3,577
出版: 2020-04-21 11:07
更新: 2020-04-21 23:49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轉發一則前共和黨議員的羅瑞恩推文,似乎暗示擬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契開除,並表明自己很早就對中國實施旅行禁令,一切有紀錄備查。藉以反駁佛契此前受訪時嘆言,「如果有一個持續推進的防疫措施,而且可以更早減緩疫情發展,那就可以挽救更多生命」。

此波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國政治領導人為減緩國內的輿論壓力,紛紛演出「對外甩鍋」和「對內卸責」的政治戲碼。這陣子,一個有趣的問題值得觀察,為何政策高層在危機事件中不信任科學專家顧問?當專家顧問與常任文官們向權力說真話,為何他們意見往往遭受懷疑和蔑視?

根據《紐約時報》二月底報導,多名聯邦政府衛生部門官員透露,白宮不滿媒體過度渲染疫情威脅,加強控管政府內所有官員與科學專家對疫情的公開討論,要求所有關於疫情的資訊在對外發布前,須經副總統辦公室批准,再協調統一對外發言。

在二月間,美國衛生暨公眾服務部衛生應急團隊已提出建議,須立刻關閉病毒傳播熱點區域的學校和企業,惟至三月中旬,白宮政策高層才遲緩同意。過去兩個月,對於疫情在全美境內傳播路徑和速度的評估,白宮與國家衛生單位的判斷顯示雙方認知存在分歧,前者似乎刻意淡化疫情的嚴峻程度,兩者並非駛在同一列車軌道。

經由民選產生的治理制度中,存有一條清晰的運作定律,專家顧問提供建議,政策高層承擔決策,官僚體系負責執行。但是,在政府內部,對爭議性解決方案的討論,專業意見往往必須置於政治考量下,特別是選舉周期,從而延緩危機決策中的反應效率。當專家們將科學意見公諸於眾,又必須接受在科學與政治之間的尋求某種妥協,否則他們將失去「顧客」的信任,甚至被解除職務。此時,人們無從知悉,所謂專家意見對政治妥協的程度究竟有多大?決策圈是否有彼等言論的容身處?還是認為他們危言聳聽。

可以預期,接下來美國媒體與國會將可能究責政策高層,掀起一波進一步審視白宮決策過程的呼聲。最重要的是,釐清文官體系首長與專家顧問何時向總統建議採取正確的檢疫和隔離措施,而總統又至何時真正行動?最終的結果為何?當中的滯延時間差距,其政策代價就是寶貴的人民生命,身為政治人物,對此又豈能無動於衷。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研究員陳偉華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