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推動源頭減廢
閱讀量: 1,757
出版: 2020-08-04 11:32
更新: 2020-09-04 10:53


立法會議員陳虹

 

2019年澳門城市固體廢物量達55萬公噸,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每日為2.24公斤,較鄰近地區多個城市為高。澳門產生的固體廢物量多,且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成效不彰,不利於環保工作的開展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特區當局於1999年底開始推廣垃圾分類回收計劃,在各區設有三色分類回收桶「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在學校、社團、商業機構、社區、大廈、政府部門等地方推動垃圾分類回收。在垃圾分類的宣傳推廣方面,近年當局陸續推出「環保Fun廢物回收計劃」、「廢舊電池收集計劃」、「食肆廚餘回收先導計劃」、「綠色學校嘉許計劃」、「澳門環保週」等項目,以鼓勵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回收。

但是,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9》顯示,本澳廢物資源回收率為16.8%,較2018年有所下降。居民自發源頭減廢及分類回收的意識不足,很多時見到居民未把垃圾分類就投入三色回收桶中,有些雖然分類投放,但未按相關的要求進行處理,例如鐵罐及鋁罐沒有倒乾洗淨再按扁;塑膠瓶沒有撕開包裝紙和扭開瓶蓋,再倒乾洗淨按扁;紙類也沒有拆掉圖釘、膠紙和光面的封面及封底,再分類紮好。更有甚者,把三色回收桶當成狗糞箱,還出現直接把垃圾丟棄到三色桶旁邊的現象。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在澳門推行超過二十年,但成效仍然未如理想,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值得當局和全社會認真檢討總結,謀求對策。

《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目標是在2026年,將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由2016年的每日2.11公斤減少約三成,即每日1.48公斤。就現時本澳的情況看,似乎難度頗大,建議當局仿傚「膠袋收費」政策,逐步建立「固體廢物收費」制度,推動生活垃圾徵費立法,以促進全社會減少垃圾制造量。

回收業界表示,本澳回收網絡配套不足,當局對回收業的支援措施收效不大,現時澳門的回收業不斷萎縮,生存困難。當局應完善回收網絡配套,推出具實效的業界支援措施,提升回收成效。

去年本澳某社團的調查報告顯示,有七成六受訪者會混合處理家居垃圾,不足六成人認為需分類,可見本澳居民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嚴重不足。當局還需在環保和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教育上加大力度。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