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發展空間保就業穩定
閱讀量: 2,586
出版: 2021-07-26 15:07
更新: 2021-07-28 09:59


立法議員宋碧琪

受疫情影響,澳門經濟環境出現了較大的波動,進一步影響了本澳的就業空間。雖然,特區政府在近一年多積極採取措施穩定就業大局,尤其在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下,推出帶津培訓,並且在一些大企業的就業保障下,澳門的就業基本盤得到了暫時穩定。

然而,隨著疫情的急劇變化及常態化發展,本澳的經濟環境仍復甦無期,不少的企業面對風險挑戰的能力也逐漸下降,有個別企業已不能承受長時間的虧損,逼不得已要開始減人手以保生存。為此,本澳的就業空間已隨經濟大環境的轉變越趨弱小,就業的不穩定性已開始呈現苗頭,有關部門公佈今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4.1%,較去年第四季度有所升幅。

特區政府有必要儘快重新審視現時的就業空間環境面及經濟發展調整面。而在內部經濟調整期內,市場發展空間不斷緊縮,特區政府更要加快外部經濟循環,特別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本澳增加不少發展空間,政府應加快對接灣區資源優勢,加快拓寬市場發展道路,以填補本澳市場資源不足,更大保障就業空間發展。

在旅遊業波動大,中小企環境不明朗的環境下,特區政府雖為就業困難居民提供一系列就業援助計劃,但由於市場發展空間不斷緊縮,企業能保住生存已是幸事,就業空間自然就無法增長。現時,粵澳合作為澳門企業增加了不少發展空間,澳門要積極加入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下,拓寬市場發展道路,以平衡及協調現有矛盾,以優化市場環境,保障就業市場需求,以保障澳門經濟多元穩定發展。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而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都跟中小微企密切相關。政府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到會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微企,但現時推行措施與現時環境已不相符。隨著外部環境風險增大,本澳經濟結構單一使本已脆弱的中小微企存在的風險亦變大,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一降再降,復甦之路難上加難。生存難保障,更難提升行業競爭力,政府應繼推有效、直接的經濟援助,以援助中小微企度過難關。與此同時,建議設立「中小企抗風險基金」,以增強企業抵抗未知風險能力,為中小微企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特區政府曾表示會吸引投資者加大投資,以加大本澳就業機會。直至後疫情時代,中小企或其他企業均未見有顯著的註冊量,投資環境逐步萎縮。加上市場體量小,職位需求條件難與現時市場環境相符,導致人才資源錯配,特別是現時求職季來臨,不少應屆畢業生由於市場空間萎縮而找工無門,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建議特區政府應針對求職需求做好詳盡分析,以平衡及協調勞資矛盾。並設立「就業發展基金」,支援本地就業困難人士,並協助畢業生融入灣區。對於進入灣區就業人士及畢業生,建議提供薪金補貼,推進本澳入灣區就業步伐,以加快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令本澳畢業生及就業人士在未來就業選擇方面有更大的空間發展。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