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發展設特色課程 立足本地冀彎道超車
閱讀量: 2,213
出版: 2018-09-18 16:31
更新: 2018-09-26 01:04

澳門城市大學前身為成立於1981年的東亞大學,2011年2月更名為澳門城市大學,城大立足本土、放眼國際,率先於本澳地區開展課程國際權威認證,更開創性地成立多個特色研究機構。城大至今已有37年歷史,校長張曙光表示,城大通過特色課程的設立、教學方法的改革、師資人員的國際化、研究的不斷深入,讓城大在澳門成為一所有影響、高水平、得到社會各界讚賞的大學,更期望能在錯位發展中,彎道超車。作為城大的第五任校長張曙光稱,城大既是年輕的大學,又是歷史悠久的大學,之所以年輕,是因為城大2010年接班東亞大學,2011年年更名為澳門城市大學,並改制為非盈利私立大學,更由原來的公開教育為主,轉型為全科全日制大學;歷史悠久是因為城大可追溯到東亞大學,東亞大學是澳門現代教育的首創,城大在過去的時間中,最大的成就是傳承了澳門高等教育的血脈和文脈。

張曙光認為,因應澳門特區回歸以後快速發展,經濟社會發生重大變化,高等教育顯然是澳門特區回歸以後重點發展的領域,城大在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和起到了應有的支持力量。具體體驗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原東亞大學更名為城大後,明確了辦學模式,按照世界上成功的都會大學的模式辦學,為城市培養所需要的人才,明確了人才培養方向是都市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中高級層次的應用型人才;二是澳門高等教育機構非常多,各高校發展非常好,城大從中確定了錯位發展的策略,城大與澳大、理工學院、科大、聖若瑟大學等學校採取不同的發展策略,堅定、堅持服務澳門的都會大學要求,同時確定重點發展人文、藝術、商科和社會科學,這是與其他大學的不同之處;三是根據錯位發展的方向,在課程設置上特別關注澳門所需和所缺,在過去幾年中,城大推出的重點建設課程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差異性,例如旅遊業管理專業是為了配合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方向,旅遊業管理專業的博士、碩士、學士學位課程為目前澳門唯一均獲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優質教育素質認證的特色課程。

與此同時,城大為助力澳門「一個平台」的發展,率先成立了本澳唯一的葡語國家研究院,在澳門首設葡語國家研究碩士和博士課程,城大在全球是第三所開設同類課程的學校,希望培育學生的「三文三語」;此外,城大更依據澳門發展首設碩士學位課程「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澳門作為濱海城市在規劃過程會遇到的問題及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育和優化;另一方面,城大更率先推出與金融科技和特色金融為主題的金融學碩士和博士,以及成立數據科學研究院,以配合澳門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張曙光續稱,城大重點建設的課程還有應用心理學、文化產業管理、法學、教師教育課程等都反映了其特色和差異性,他認為澳門小,若學科之間同性競爭將不利於澳門發展,因此城大的重點課程在培養人才方向是其他高校目前尚未進行的,更坦言這方面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冀科研成果為特區政府獻策

提到城大的科研發展,協理副校長葉桂平稱,近幾年,城大在科研方面堅持錯位發展和盡量接澳門地氣,為國家和澳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思考,例如在開辦新的科研機構時,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城大成立了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中心成立至今短短兩三年,對澳門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發展貢獻不少;另外,城大成立的葡語國家研究院,作為高校的科研力量,得到政府多個部門的支持,並向特區政府在施政上提供了可行性建議;特區正發展智慧城市,城大亦結合優秀的師資隊伍成立了數據科學研究院,邀請院士級專家坐陣,帶著科研團隊為特區政府作貢獻。

此外,城大和國家教育部取得合作,在城大設立了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夥伴基地,與遼寧大學合作成為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在橫琴新區博士後的流動站也在城大設立了夥伴流動站。葉桂平稱,城大的科研領秉持錯位發展的思念,在師生相互教研下,相信各個研究所都會逐步有特色,未來在政策研究或學術研究貢獻更大的力量。

另一方面,在政府支持下,全職的學術人員除了做好教學工作外,近幾年在學術科研的投入也不斷增加,教師發表的論文在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不錯發展,使城大的師資正以精幹、高校的形式運作。在大學刊物方面,城大也有了新的舉措,之前的大學刊物只在澳門出版,而今年率先在內地與著名的出版社合作出版高質量的刊物-「澳門城市研究」,期望面向更廣的讀者,以促進與內地的知名學者交流;另外,城大的創新科技學院亦得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看重,率先於今年出版《澳門濱海城市的藍皮書》。城大未來會繼續秉持錯位發展,服務國家、服務澳門社會。

優化內部制度 強化大學教學和管理隊伍

在人員培訓方面,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陳倩雯稱,在過去幾年,城大透過內部程度、規章、職能的優化,推動學校內部行政人員和學術人員的工作,例如在過去一年成立新的研究生院,進一步釐清行政人員和學術人員的工作範疇,令工作人員能在自己的領域為城大作貢獻。同時,城大注重在職員工的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學術人員和行政人員,明確了當中的核心人員,城大更為核心人員提供有別於其他員工的培訓、交流機會和科研機會。未來在人力資源發展上,城大會延續過去的基礎,加強推廣人力資源,並延續全球招聘,吸引高階的學術人才、行政人員,進一步強化大學的教學和管理隊伍,助力大學提升其綜合實力。

陳倩雯續稱,除了引進高階人員外,城大亦很重視在職人員的持續發展和職業規劃,除了加強他們的培訓外,亦增加海外培訓,在海外培訓中,會針對不同部門、不同職能的員工,設計一些適合他們的交流培訓項目,促進員工的個人發展。

五位一體教學模式吸引生源

面對澳門本地生不斷減少的情況,城大如何吸引學生報讀?張曙光稱,城大是提供高等教育的「公共產品」,產品質量和特色如何才是對本澳學生有無吸引力的關鍵,城大就圍繞著這個「關鍵」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每個課程做到更加貼切澳門社會和澳門居民求知的需要,包括旅遊、文化產業、社會工作、教師教育、數據科學、金融學等,都要做到特色鮮明;二是在教學的模式進行重大改革,城大在逐步的推進「五位一體」,設計適合澳門的發展,著重體驗式學習、跨文化學習、多元學習、國際學習和同伴學習;三是使公共產品更具競爭力,城大根據新的高教法在積極配置,根據澳門居民所需推出雙學位、主輔修課程、在澳學習和在外學習相結合等,城大正和葡萄牙、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高校溝通,為澳門居民力爭在澳門也能接受不同國家的特色教育,與此同時,亦正推進為在職人員提供便利的條件,讓在職人員不斷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城大重新做了空間規劃,由於現時所在的氹仔校區因距離遙遠帶來不便,因此城大在澳門建立兩個分校區,配置了課室、閱覽室和不同的實驗室、辦公室等。張曙光提到,今年新入學的本科生和碩士生約有600人,比去年少了約100人,但相信2020年會有所改善,屆時隨著城大在教學和設施各方面的完善,對本澳學生吸引力將更大。

張曙光續稱,作為私立非牟利學校,資源和公立大學完全不同,但並不影響大學在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分配。他指出,城大對善用資源做了很大的努力,現時的學生規模和課程規模都是澳門第三,目前城大註冊的學生約有6,000多,但城大與同類學校的學費比較相對低。張曙光堅信城大是服務澳門,只要城大在資源配置上做到收支平衡,就不會隨意提升學費,不過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使城大各方面都有好的發展,在過去兩年政府肯定了城大的工作,但城大能否可持續發展下去,最重要在於是否有空間發展。張曙光稱,目前城大在原澳門大學的校區使用時間只有五年期,希望五年期屆滿後能繼續使用,同時期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過程中,高等教育的合作能解決空間問題或提供新的思路。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