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大選相繼啟動
本國優先主義結局如何
閱讀量: 10,313
出版: 2017-03-28 19:15
更新: 2017-03-28 22:26

%e6%94%bf%e7%b6%93%e7%9f%ad%e8%a9%95

荷蘭大選剛結束不久,下月就是法國總統第一輪大選,而德國大選估計會在9月舉行。今年是歐洲政治年,由於英國去年公投決定「脫歐」,歐盟內只餘下德國及法國兩大巨頭,而剛巧兩國今年也舉行大選,歐盟的未來將取決於德法大選的結果,此說法一點也不為過。荷蘭大選執政自由民主黨保持第一大黨的地位,極右政黨自由黨未能勝出,歐洲民眾暫時可鬆一口氣,但法國及德國大選的結果才見真章,本國優先主義到底在歐洲的影響力有多深。

法國大選結局難預測

法國共和黨代表菲永因受醜聞影響及現正接受司法部調查,極有可能未能進入於5月舉行的總統決選,現時最大機會進入最後決選的是極右國民陣線黨魁瑪琳勒龐和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一般人都相信如最後決選的是瑪琳勒龐和馬克龍,大部份在第一輪投票給其他候選人的法國選民,在最後一輪會改為投票給馬克龍。筆者持不同的看法,由於菲永原是法國總統大選的熱門,但他不善處理有關對他使用公帑聘用親人的指控,故引起社會大眾不滿,部分支持者選擇不再支持,但菲永的核心支持者是不會離開,他們可能更是選出法國下一屆總統人選的致勝關鍵。

在第一輪的投票中,菲永的核心支持者會投票給他,但結果可能是菲永未能進入決選的第二輪投票。在第二輪的投票,筆者認為菲永的核心支持者很大可能投票給瑪琳勒龐而非馬克龍。理由有二,一是菲永的核心支持者會認為現屆政府左派執政黨社會黨不希望右派政黨在下一屆政府執政,於是下令司法部調查菲永,用以打擊菲永的支持度。菲永的支持者會認為現屆政府寧願讓獨立人士上台,也不會給右派代表上台。為了報復左派的打擊,菲永的支持者會選擇投票給瑪琳勒龐。

二是在右派的支持者中,愈來愈多人的想法會趨於以本國優先為考慮原則,他們可能礙於眾多因素,不便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的真正主張,在一般情況下投票,瑪琳勒龐是他們的第二選擇,但當法國面對恐怖襲擊事件的次數愈來愈多,更多的民眾會轉而支持作風強硬、支持採取嚴厲措施打擊恐怖份子、主張本國優先主義的候選人,而瑪琳勒龐在這時候就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德國大選右傾有優勢

默克爾自2005年擔任德國總理一職,至今已12年,如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取得佳績,將有望打破前總理科爾任職16年的紀錄 。根據最新的民調,基民盟和其主要對手社會民主黨的支持率不相伯仲,各自擁有約30%的支持,而綠黨及左翼黨分別有約10%的支持,因此,根據民調,9月的選舉社民黨可以和其他左派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代替基民盟,而舒爾茨就可以成為新一任德國總理。

當然事實並非如此。德國和法國不同,移民移居德國後,需學習德國文化、語言、傳統等,融入當地社會,而移民的第二三代,已經 是地道的德國人,只是膚色可能不同,但法國不同,法國採取自由政策,不會強制移民認識了解法國文化與語言,因此有一部份移民選擇不融入法國社會,而某程度亦造成移民和法國原居民的衝突及誤解。

在面對右派政黨紛紛以本國優先主義作為旗幟,潛在恐怖襲擊的威脅不斷增加,再加上經濟環境的不明朗,在民生經濟及國家安全議題上,民眾採取保護自己的行為是正常及理性的。德國移民及其後代為了表示他們忠於德國,他們的投票往往會跟隨主流,選擇投給基民盟,因為基民盟會嚴厲對付恐怖份子之餘,不會對非原民採取歧視政策,以回應德國大部份民眾的要求。

另外,德國民眾會認為現時世界形勢複雜,默克爾的豐富國際政治及國內管治經驗,是德國目前最需要,如其他政黨上台執政,會未能應付國內和國外的各種挑戰。默克爾政府之前推出的移民及難民政策固然會失分,基民盟的得票率亦可能會下跌,但綜合及分析各因素後,基民盟仍然有較高機會成為下一屆政府的執政聯盟,默克爾有望成為德國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

作者: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