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不幸全在自身造假
閱讀量: 4,839
出版: 2020-04-13 16:21
更新: 2020-04-15 00:46

4月上旬,創立自內地在美上市的飲品企業瑞幸咖啡,公佈調查內部財務偽造交易價值大約22億元導致當天股價盤前暴跌80%。之前美國著名調查機構渾水研究收到了一份來自匿名者的長篇報告,直指瑞幸咖啡大量捏造公司財務和運營資料。如今東窗事發瑞幸的不「幸」,已被看空者言中。

瑞幸咖啡成立不到19個月便順利上市,曾刷新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的記錄。這杯帶著濃濃資本味的咖啡,是否是一杯香醇美味的咖啡,依目前的局勢來說對它非常不利。筆者注意到從瑞幸起家的模式爭議開始,它已不是一個單純的餐飲業,而是變成了金融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不少互聯網金融項目,假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大資料、新零售、服務於實體經濟之名,行收割股民和實體產業之實,引來的爭議和醜聞不斷。不過最難理解的是中國金融專案為什麼喜歡去美國上市?在筆者看來,大致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美國股市採取註冊制上市容易,對創新公司包容性強。大量虧損中的金融專案,依然符合上市條件。第二,資訊不對稱,很多美國股民並不瞭解中國這種公司的實際情況。有些項目不能簡單的定義為泡沫項目,它可能有泡沫的成分但有轉正的可能,這恰恰是資本市場喜歡的項目。投機,本是資本市場的重要部分。

第三,一些股票認購商其實是中國公司或者美國投資公司的中國合夥人。他們接盤後,在上市公司的包裝和規則下,想辦法再賣給下家。第四,美股的退市風險大,一些公司退市後很難再上市。但是這種風險對美國公司威懾大,對中國項目沒有多少約束力。公司一旦退市無非就是改頭換面,再製造一個貓屎奶茶,再戰美股。

資本的豪賭有輸有贏,產品、品質、責任無人問津。融資、擴張、規模、上市,十年套路依舊。當不完善的金融制度與不完善的產業制度相結合,資本便露出可怕的獠牙。從法律上說,這次瑞幸咖啡造假可能面臨巨額賠償和罰款,公司甚至由此陷入破產,而破產企業被要求從納斯達克退市也並不奇怪。

當然,破產和目前的證券欺詐是兩個法律事件。不過,無論美國的法院和監管機構多強大,涉嫌瑞幸造假的個人如果不在美國境內,而瑞幸咖啡本身在美國境內又沒有資產的話,美國人拿它還是沒有辦法——既抓不到人,也罰不到錢。這也是美國投資人對投資中概股一貫持有的擔憂,經此一役,想必讓美國人更加刻骨銘心。

話說回來,這也是股民自己當初購買股票時甘願冒的風險。不過這次財務造假22億事件的最大影響是,今後中概股在美國發展將舉步維艱。除了中國的司法協助,美國投資人要追回損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那些個人被告在美國擁有巨額個人財產可供賠償。

令人唏噓之處是一家風光無限的中國企業,一旦上市套利就爆出如此不堪之事。上市是急功近利者的終點,而對真正偉大的企業來說,它不過是一個起點。與微軟、谷歌、亞馬遜等一種美國新經濟企業相比,中國的企業家們恐怕大有擺正位置,調整心態的必要。瑞幸事件向我們證明,賣空交易者在淨化市場環境中扮演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渾水的當頭一擊,不知其醜事還會包藏到哪一日,中國的賣空交易規則也是改變的時候了。

文濤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