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效益差 前景不樂觀 先節省成本
閱讀量: 3,029
出版: 2021-02-08 15:29
更新: 2021-02-10 10:22

投資逾百億(澳門元,下同)的澳門輕軌氹仔段於2019年12月正式投入營運,初期受惠於免費政策及市民/旅客「貪新鮮」,2019年12月曾創下「輝煌紀錄」,日均乘坐人次33,000;可惜好景不常,2020年2月1日輕軌開始正式收費,及「遇上」COVID-19,2月的日均人次只有1,100,下跌逾96%。澳門的疫情現處於穩定階段,但2021年1月輕軌的日均人次也只有區區1,700,輕軌前景不樂觀。澳府現階段宜集中精力節省輕軌的營運/保養等成本,及專心建造輕軌媽閣站及石排灣線,研究興建東線絕非優先的工作!

減輕軌成本 專心建造媽閣站石排灣線

即使以2019年12月的數據為「目標」,輕軌日均乘坐人次30,000,一個月30天,月均人次900,000,以票價中位數5元為基礎,月收入四百五十萬。月收入看似「可以」,但澳門運輸工務司羅立文在輕軌正式營運時已表示,單是輕軌的電費,預計年支出約四千萬(月支出約三百多萬),代表月均人次900,000只能夠支付輕軌的電費,但員工支出、維修/保養等開支就…

上月輕軌日均人次1,700,月均人次51,000,月收入僅二十六萬,連電費也未能支付。既然「沒有」市民/旅客願意乘坐輕軌,而展望今年的情況也不樂觀,現在的工作只能是調整服務時間,減低營運成本。星期一至星期五是工作日,輕軌公司可根據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1月的數據,就知道乘坐輕軌的高峰及低峰時段,從而調節列車發車時間、發車頻率等。另外,星期六日,節假日等的發車時間、發車頻率等應低(少)於工作日。上述措施可節省營運成本,可減少發車率(減少卡車的使用次數,維修/保養成本也會減少)。此外,輕軌公司須詳細分析現時的各項開支,在不裁員的大前提下,做到節省成本為先,但同時不能忽視輕軌/乘客的安全!

澳府現正處理媽閣站及石排灣線的建造工程,澳府應努力控制成本,「做到」不超支,及在2024年(本屆政府任內)前完成上述兩項工程及開始營運媽閣站及石排灣線。若「打通」了澳門與氹仔的輕軌連接點,即使澳門半島只有輕軌媽閣站,由於基本上不會塞車,將會吸引一部份居住在澳門半島的市民(特別是居住在媽閣站附近的市民,其工作地點在氹仔)到媽閣站乘坐輕軌往氹仔。同樣道理,一部份居住在氹仔的市民(其工作地點在澳門-特別是在媽閣附近)也會選擇乘坐輕軌返澳門半島,上述情況都會一定程度增加乘坐輕軌的人次。

而更重要的是,媽閣站及石排灣線的建造工程須盡量同時(及早)落成及啟用,只有兩個工程同時(及早)完工及啟用,才能發揮更大更好的效益,吸引澳門市民以至旅客使用輕軌往返澳門半島及氹仔。在媽閣站啟用時,同時宜開通巴士專/快線,由關閘往返輕軌媽閣站,吸引使用關閘口岸的旅客及居住在關閘附近的市民乘坐輕軌,做到「點對點」的連接服務往返澳門半島及氹仔。現在經濟前景不明,處理輕軌只能以先節省成本為重點,在媽閣站及石排灣線啟用後,再研究「處理」東線才是合適的。

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