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勝出台灣大選 國民黨前景不妙
閱讀量: 3,140
出版: 2024-01-24 07:37
更新: 2024-01-24 07:37

1月13日,台灣舉行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的賴清德/蕭美琴組合勝出大選,獲得近560萬,得票率逾40%。賴打破執政黨八年任期的「定律」,民進黨將執政至2028年5月19日。大選前,大部份民調都顯示約60%台灣民眾希望「政黨輪替」,而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得票率合計也約60%,表示近60%投票的選民不喜歡民進黨,只是國民黨和民眾黨「各自為政」,在簡單多數勝出的制度下,民進黨贏得勝利。綜觀本次選舉,縱然國民黨成為新一屆立院第一大黨,國民黨的前路令人擔憂。民眾黨雖然得票「包尾」,但前景可能較國民黨及民進黨佳。民進黨若不改掉「長期執政黨」的問題,民進黨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國民黨」。

國民黨若不徹底改變自己,沒有前途可言
民眾黨若希望成為執政黨,須建立強大地方組織

2024年台灣大選結束,民進黨的得票(得票數及得票率)不及4年前,但她的「鐵票」較國民黨及民眾黨更多,因此,賴以40.05%的得票率成為台灣新一任領導人。以往沒有具實力(機會?)的第三政黨可供台灣選民選擇,選民只能從民進黨或國民黨選擇(或不投票),但本次的大選,選民可選擇民眾黨(柯文哲)。民眾黨沒有強大的地方組織支援,單靠柯及數位較為出名的民眾黨黨員(黃珊珊,黃國昌等),亦可取得近370萬票,得票率為26.46%,民眾黨(柯)絕對滿意今次選舉成績。四年後,民眾黨一定會再派人參加台灣大選。

綜觀本次選舉,三大黨(民進黨,國民黨及民眾黨)各有得失。筆者不說「得」,只集中說各黨面對的困境。民進黨可以再執政四年,最大功勞是其「鐵粉」。若不是「鐵粉」全出來投票,大選的結果是否如此,沒有人知道。經過多次選舉,民進黨的「基本盤」一直保持在40%,若對手不能取得愈48%或以上選票(假設一對一),民進黨勝出的機會仍是高。本次的選舉,證明不是「所有」年青選民都是民進黨的「鐵粉」。民眾黨的支持者(年青選民),佔民眾黨所有支持者中的比例十分高,民眾黨吸引年青選民的魅力高於民進黨。民進黨的「鐵粉」中,長者佔的比例其實不低(特別是在中部及南部),四年後,八年後,十二年後…仍有多少「鐵粉」可以出來投票?民進黨執政時間愈長,愈容易給權力「擺佈」,選民(特別是年青選民,中間/知識選民等)看在眼中,有何感想?民進黨若不認真改革自己(不能只看那些政策可令黨成為執政黨,而是專注推出那些政策可令台灣民眾幸福),她的前路不會順利。

國民黨由內地來台(1949年)後,一直執政至2000年。由2000年至2024年,民進黨執政十六年,國民黨執政八年(若不是陳水扁的貪腐問題,馬英九能否輕鬆勝出第一次大選,仍是未知之數。2012年的大選,馬只是比蔡英文多80萬票,才成功連任)。2000年後,民進黨執政的時間較國民黨更長。在一般人看來,加入民進黨,「出人頭地」的機會較加入國民黨高。這解釋多年來,不論是年青人或專業人士等,大多數寧願加入民進黨而不是其他政黨。反觀國民黨,部份問題是當個人利益和政黨利益有衝突時,很多時候個人利益高於政黨利益,對政黨發展絕對不是好事。另一困境是,國民黨的「鐵粉」數量較民進黨更少,長者佔「鐵粉」比例高,國民黨同樣面對「鐵粉」數量減少的趨勢(四年後,八年後,十二年後…),她比民進黨及民眾黨面對更大的困境。國民黨若不下定決心變成「本土」政黨,她是沒有辦法吸引年青人加入國民黨或吸引年青選民投國民黨一票。國民黨最終可能只能成為地方黨(只能在縣市執政)。

民眾黨的最大(唯一?)明星是柯,四年後,如無意外,他一定參加大選。民眾黨的策略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本次大選得票近370萬,得票率為26.46%),在下次大選中再推高至35%,並在2028年大選中成為第二大黨。本次大選,國民黨的得票近470萬,得票率為33.49%。若下次大選仍是三個政黨參選,民眾黨的目標就是得票率35%或以上,將國民黨「打下」去成為第三大黨。民眾黨的另一目標就是將此370萬票「轉化」為「地方票」,扎根地方(建立地方組織,鼓勵支持者成為組織一份子),將支持者「轉為」民眾黨的「鐵粉」,爭取在2026年「九合一」選舉中取得佳績,壯大民眾黨的政治實力,為2028年大選打下結實基礎。若沒有強大的地方組織配合,民眾黨要取得區域立委勝算十分困難。若未能勝出區域立委選舉,單靠不分區立委選舉成績,如何成為具實力的立院政黨或執政黨?

梁立身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