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黃金期不再應適當削減外勞數量
加快各項大型基建上馬保社會和諧穩定
閱讀量: 3,186
出版: 2018-06-18 16:01
更新: 2018-06-19 22:48

d1

所謂「衣食住行,缺一不可」。當中的「住」可謂澳門市民最關心的事情,而談安居樂業,必然牽涉到建築業,作為傳統行業之一的澳門建築業,過去數十年亦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基於住屋對居民的重要性,建築業是一個社會必然存在的行業,建築工人亦是社會中流砥柱的工種。過去建築業的發展一直都是與本地經濟掛鉤,隨著經濟的起伏而興衰。澳門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建築業迎來十年的黃金期,這段興旺期隨著博企大型綜合項目與大型公共建設的相繼完工,澳門的建築業來到了「十字路口」,政府在適當削減建築業外勞量,以及推動更多大型公共工程上馬的問題上要處理得宜,避免建築業的失業率急升,影響澳門社會和諧穩定,誰也不願意澳門回到那一段動盪的日子。

建築業六十年代現首個黃金期

在過去澳門還是小漁村的時候,建築工作主要以修繕舊屋、維護瓦面、治理漏水等小工程,通常兩三日內可以搞掂。工作也沒有細分,通常學徒既要跟師傅學手藝,同時也要包攬擔沙、抬石、運材料等雜活。由六十年代開始,澳門開始出現五層樓宇,建築工作從家居小裝小修進入到地盤開工的格局,建築行業由此得以發展,出現了行業的第一個興旺期。

六十年代工種開始分拆,有專門的工人擔沙運泥搬材料,而學徒可以有更多時間跟隨師傅學藝實操。那時做建築業有出路,有很多年輕人入行。因為當時來講,澳門也沒有什麼其它行業可選擇。後期輕工業如製衣業的興盛才對建築業吸納新血造成一定衝擊。

建築業一直與本地經濟掛鉤

1969年之後,澳門的經濟處於上升軌道,出現更多更高層的樓宇,建築業亦迎來不少大工程,例如葡京酒店、舊大橋、新麗華酒店等。建築公司甚至需要到香港招聘,而香港行家的到來,又將香港先進的建築技術、管理方式帶來了澳門,令澳門建築業進一步發展。從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中這十年,澳門的建築業可謂前所未有的發達,技術得到迅速提高。

d1-2

但到1974年後幾年,股票數度大起大落,世界大環境轉差,澳門亦隨之呈現經濟不景,建築業亦不能倖免,直至八十年代方開始好轉。至回歸後,澳門賭權開放,經濟騰飛,建築業迎來了有史以來的最興旺時期。澳門建築業的發展一直都是與本地經濟掛鉤,隨著經濟的起伏而興衰。

建築業外僱退場問題須考慮

回顧這數十年澳門建築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除了技術的提升、工錢的上漲,其實人際關係亦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建築業一貫的特點是沒有特定的長工,一般過去師傅有工開,自然會先叫平時身邊的徒弟開工,師傅沒工開的時候,徒弟就停工等師傅通知,人際關係相對密切。但現在時代、環境都變了,法律在保障工人的同時亦影響了勞動市場,再沒有所謂的師徒關係。

近十年隨著澳門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建築業的快急發展,然而隨著博企大型綜合項目相繼完工、輕軌與公屋群等也相繼落成,雖然仍有公共工程開展,亦有私人樓宇興建和一些翻新工程,但大型的公共工程未能及時增加,令到建造業逐漸步入收縮的情況,雖然並非停滯,但已沒有了過去的黃金期,而相關的外僱退場問題,以及本地建築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就顯得較為迫切。

適當削減建築業外勞總量

外勞作為補充本地人資不足的後備力量,在本澳建築業出現收縮的情況下,政府理應開始一削減外勞總量,開展外勞退場機制,有勞工團體反應,部分人已在勞工局登記就業配對逾3個月,仍未配到合適工種,亦反映僱主提供的工資低於市場價。截至去年12月底,建築業的外僱有31,168人,雖然已較2016年同期減少4,304人,但隨著博企大型綜合項目完工的同時,多項大型公共工程未能短期內動工。政府在削減外勞總量的時候,應該要貼近建築業職位的減少,避免建築業的失業率急升。

早前人才發展委員會委託城市大學進行本澳建築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最終報告,報告顯示本澳目前、未來3年及6年建築業最大人才缺口是建築及土木工程範疇的技工類職業,現時人才缺口近2,000人,未來3年缺口將擴大至近4,900人,6年後缺口亦只收窄至4,100人。報告提出建議適當措施加快審批外僱效率;鼓勵建築業界與大專院校合作,培養和吸納城規與建築人才。

加快各項大型基建推行

這份報告是受訪的6個建築業團體根據現時情況估計人力需求,整個研究由問卷設計至接受訪談,由填寫問卷到認同結果,基本都只透過建築業6個團體,這種單一且有傾向性的調查報告,且與大眾認知的結果南轅北轍,令人十分質疑,容易令批評者質疑是為大量輸入外僱找藉口,令到整件事過度政治化。

人才發展委員會指出雖然有多項大型公共工程陸續開展,但其實情況並非如此,新城填海區城市建設、新公共房屋社區、輕軌澳門段等大型公共工程短期內也不可能上馬,政府如果不願意大規模削減外勞,就應該加快各項大型基建的推行,例如輕軌澳門段的規劃、以及整個新城填海區的規劃,不應該一直議而不決。回歸初期,建築業人員因為就業問題而衍生的大規模示威遊行,相信誰也不願意澳門回到那一段動盪的日子。

作者:蔡少民

留言

avatar
500

最新出版週報

線上閱覧